第四三三章 去信宋江(2 / 4)

怪他,毕竟发生的事就在那,以往没说只是不在意,毕竟一个小小的提辖,一个小小的禁军教头,没人在乎。现在鲁智深站起来了,那就不一样了。

但赵佶是个好领导,念旧、护人,高俅也确实服务的挺好,再说事情都到现在这个地步了。也没说什么,只是批了高俅一顿,罚俸一年了事。

最后又嘱咐大官人,跟鲁智深维护好关系,时刻关注那边的动向。同时又从后方调了一部分兵马,继续干西夏。

赵佶不错的,虽好大喜功、荒淫无度、糜费国财等等,但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听进去话,还算是能看形势,现在情况变的还算好。

虽然国朝仍不宁,民生更多艰,但大官人还是比较欣慰的。至少现在外部的情况很好,内部还算安稳,尽管老百姓被折腾的不成样,但是这个国家还算能挺住,不错了……

“官人!”

听到动静,王言回身看着下方仰着头,脸色焦急的扈三娘,他动作轻巧的下了哨楼,笑道:“怎么了三娘?何事如此着急?”

扈三娘将手中拿着的信递给大官人:“梁山宋江带六千兵马并诸位头领下山,要打祝家庄,祝家向我扈家求援。官人,你说我扈家该怎么办?救不救?若不救,万一梁山破了祝家庄来攻扈家怎么办?”

王言看着手中的信件,摇头一笑,随手揽着三娘回房去:“无碍,我闻那宋江于梁山竖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又闻他乃心有抱负之辈,常言佞臣当道,祸乱朝纲,誓要除奸佞匡社稷。我料宋江意图壮大梁山,引起朝堂重视,而后招安为官。你家官人的名头,你还不知?那宋江既为招安,安敢对我王某的丈人出手?”

宋江上山那天,就是打定主意要招安。他装疯卖傻吃大粪,没混过浔阳江头题反诗的罪,造反不赦。胸有万千抱负无处施展,那就只能上山,要展示出自己的价值,让朝堂上看到他这郓城小吏的能耐,借此光宗耀祖,实现抱负。所以他招降官方将士,都是晓以大义,言说以后更好的报效朝廷。

其实若一开始他就想要造反,以梁山为中心辐射开来,占领山东,徐徐图之,也不是没机会。毕竟真说起来,梁山上的人也还算够用。刘邦的班底是沛县,朱元璋的班底是濠州,是淮西。身边的能人从来不少,只是没有施展机会罢了。

不过后来就不行了,一方面他们内部好几个山头,又是官方降将,又是二龙山一系的,还有晁盖的那几个好兄弟也是一直离心离德。另一方面也是他们打来打去,没有经营地盘,就靠抢掠维系,败了梁山于周边洲县的人缘。至于什么李逵坐堂寿张县衙,后来宋江要砍了李逵,结果寿张百姓上山求情,这个事儿没什么代表性。

这并不足以说明梁山有民心,也不能说明李逵真英雄。反而能说明的是,宋朝文臣武将真不是东西,是那些百姓害怕被安上一个通梁山贼寇的名头,全给砍了脑袋充功。因为是个正常人都不会想着,没事儿跑土匪窝子去搞什么感谢。

所以宋江到了后来,不招安也不行了,尽管那些人嚷嚷着反了,也没什么用,没有客观条件。毕竟没有基本盘,他们坚持不了多久。就算能打,但终究不可能一直打下去,他们打不起,禁不住消耗。而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成了祸患,不投降,就是西军开过来,弄死他们,没的选。

这是从头开始,路线就错了。

当然,这终究是第三视角看问题,他不是宋江,他是王言。

说回到现在,既然宋江想要招安,那王言这个皇帝近臣的老丈人,给宋江八个胆子,他也不敢动,因为他怕断了后路。莫说宋江,现在他王某人的货,只要打着旗号,可着整个大宋随便走,没人敢劫。报复力度太大,那是不弄死不罢休。而且他的货独此一家,比较好追查,一抓就是一串,全干活呢,求死不能。

“官人,不能冒险啊。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