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部分宗祠来说都是承受不住的,毕竟上私塾也是要交银子。
而就在这个时候,工业小学和工业中学出现了。
不仅是贴出了告示,还让宣传署的人走街串巷跑遍乡野,传遍了工业小学和工业中学的情况。
凡是在工业小学和工业中学上学的学子,不要任何的银子,还给学子们提供一日三餐。
算计的重点,就是这个一日三餐是不收银子。
这一点对于东林党来官员来说不算什么,也不会在意这一个小小的改变,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愁吃喝。
但这对于占了八成的底层老百姓来说,就像是在乡野扔了一捆炸药,瞬间的爆炸了。
底层的老百姓可不知道工业派和东林党在党争,更不知道工业派实力不行。
他们眼里只有那些黄土地,哪里能看到庙堂的东西。
他们只知道一点,工业派的官员在朝廷里做了大官,还做到了尚书的位置。
这样一来,在老百姓看来借助工业派的路子也是能做官的,并且能够做到大到没边的六部尚书。
以前用各种手段拉拢都拉不来的学子,现在却是堆满了工业派小学和中学的门口。
每天都有大量的庄稼汉着孩子过去,参加工业小学和工业中学的策试。
工业小学和工业中学的学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的暴涨。
在立冬到来那天,达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工人会馆内。
朱舜正在给几名弟子解惑,解答他们关于建立学堂体系方面的疑问。
这时,木门突然被推开了。
一位戴着一副新眼镜的中年儒生,没有了往常书香门第的温文尔雅。
更没有了他这个年纪所有的沉稳,满脸的年轻人高中科举的大喜:“十朋,十朋。”
宋应星推开木门走进去,看见几名晚辈在这里,已经顾不上恢复他温文尔雅的仪态了。
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太过于让人欣喜若狂了。
就算宋应星现在高中的状元,也不会有这样的喜悦。
宋应星快步走过去,把一张报表放在了书案上,大喜道:“工业派的学子已经突破十万了。”
朱舜听到这个突破了十万,这才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就有了这么惊人的成果。
朱舜心里有点意外的同时,又在他的预料之内,早就猜到了会是这个结果。
为了工业派的教育体系大规模扩张,朱舜可是费心费力的冥思苦想了几年,战略处的几位大才也推算了几年。
专利法,只是第一个杀器。
工业派学子能够在短短一两个月,突破十万的惊人数字。
在于第二个杀器。
义务教育。
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