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见到了,多吃一块是一块。
几名清秀丫鬟都觉的朱先生,是真的饿了。
身份地位不同了,给人带来的感官不一样了。
京城谁不知道,朱舜才是遍及京城的土豆面粉和顺天大幅布的幕后东家,银子就像流水,‘哗啦啦’的往家里流。
别说吃几块糕点了,就是把六芳斋给买下来,都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朱舜要是知道几名丫鬟的想法,还真的想说一句,我还真不是。
也缺钱的紧。
朱舜慢悠悠吃了一炷香时间,热茶来回换了三次。
吃饱喝足了,也不忌讳,直接让丫鬟带着去了王承恩给他一直留着的厢房,倒头就睡。
京城里的达官显贵,哪一个进了王承恩家里不是战战兢兢的,小心说话。
每说一句话,都要在心里斟酌好几遍,生怕说错了得罪王公公。
王承恩不仅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还掌管着东厂。
朱舜可倒好,大模大样的又吃又喝不说,比在自己家还自在的倒头就睡。
整个京城,怕是也只有朱舜敢这样了。
朱舜躺在王承恩家里的锦绣大缎床榻上睡觉,睡的太香都打起了呼噜,王承恩也接到了一名番子的禀报。
王承恩放慢脚步,踩着击磬如玉的临清贡砖,尽量不发出声音,免得打扰到了皇上。
有了土豆面粉,终于解决了边军的粮秣问题,虽然军饷还没有着落,却也让崇祯放下了心里的一块巨石。
腐朽的大明国体,也得到了一丝喘息,还有一点中兴的苗头。
崇祯批改奏章累的脑袋发涨,心里轻松了,今天第一次伏在御案上睡了过去,略微小憩一会儿。
王承恩的脚步再慢,落在质地细腻的临清贡砖上,还是不免发出了轻微的响声。
崇祯醒了过来,看来一眼刻漏,发现自己竟然睡了半柱香时间,心情不悦道:“承恩,为何不提醒朕。”
王承恩说了一件事,就让崇祯的心情再次好了很多:“皇上,朱舜来求官了。”
崇祯不悦的脸容出现了一丝笑意,接过来密报看了一眼,笑的更加畅快了:“承恩,拟制,赏他一个正八品的五官保章正。”
王承恩知道这件事越快越好,赶紧拟好圣旨,盖上了玉玺,命令一名太监去大理寺。
崇祯看着太监离开的背影,笑道:“承恩,不容易。”
“终于让朱舜这小子欠朕一个人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