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朝会(1 / 2)

大阁老 离之渊 2620 字 2021-04-30

五月初一,是朔望朝的日子,现在的隆庆皇帝也就偶尔会参加一下这样的礼节性朝会了。

按照规定,在这样的朝会中,京中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必须要参加。

张敬修一大早就步行着往皇城中去,至于张居正,自是乘他的八抬官轿。

一路上,张敬修遇到不少坐轿子的官员,皆为三品以上大员。

在国初之时,是不允许官员坐轿上朝的,因为让人台轿,简直就是把人当牲口使。但朱元璋、朱棣一死,谁还管这个啊,违制的官员越来越多,后来干脆规定三品以上可以坐轿子朝会。六七品官同样坐轿,只是不坐轿上朝而已。

张敬修也是有官轿的,不过他并不喜欢坐轿,所以从到翰林院上班这一个月来,大多时候都是步行,偶尔才会坐坐轿子。当然,这也是他家离翰林院不远。

走了近两刻钟时间,来到了承天门外,此时已有不少官员在城门口验牌进入。张敬修将跟随的两个仆役打发走,也拿出牙牌,进入皇城之中。

说起来,这还是张敬修第一次以官员的身份参加朝会,上次金殿传胪时,虽已有了官身,但毕竟还不算正式官员。至于为何这么久才得以参加朝会,也是因为隆庆皇帝这一个月来,几乎未曾临朝。

在候朝的地方,张敬修翰林院中的一些同僚已在等候,便上前一一见礼,就连那与他有些嫌隙的周子义,也互相拱手,行了一礼。

众人等了一会儿,见聚集的官员越来越多,都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参加朝会的人太多,甚至连一些不入流的杂职,居然都跑来参加朝会。

林士章笑着解释道“陛下难得临朝听政,故而在这朔望朝之日,礼部就要求在京的官员都来皇城之中感受天威,任何人都不得缺席。是以今日督察院和鸿胪寺都查得极严,才会又怎么多官员来参加朝会,若是往常,可没多少人会来早朝。”

张敬修一听就明白了,据史书中说,隆庆皇帝因为宽仁的性情,又宅在后宫之中不怎么露面,以至于大臣们,经常要隆庆皇帝参加一些精心安排的盛大典礼,以此来树立他的威严,这朔望朝就是特意给他立威用的。

黄凤翔惊讶道“这朝会也能缺席?”

林士章低声笑道“朝会早就是形式了,孝宗实录上还有过记载,在一次朝会中,百官中竟有一千多人未来上朝。在孝宗皇帝时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现在。故而你们为官后,到今日才第一次参加朝会。”

黄凤翔恍然道“原来如此。”

其实,这大明朝的朝会确实没什么必要,也没什么人能够扛得住天天参加这种天还未亮就举行的朝会。

当然,朱元璋除外,他可是常年早朝不断,把官员们折腾得半死。不过就算是强悍如朱元璋,到了晚年,也没有这个精力天天参加早朝了,只是规矩仍在。

到了内阁制成熟后,诸事都由内阁先行票拟,这样早朝就更成了走过场,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员,都默契地把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抛开,各种罢朝。

得益于良好运转的行政系统,这种形式化的朝会是否举行,对国家政事的处理毫无影响。于是嘉靖皇帝就抛出了‘早朝无用论’,公开说‘朝堂一坐亦何益?’。于是,越来越多的官员旷工,不参加朝会成了常态。

所以说,祖制就是扯淡,需要用时才拿来当令箭用,大家都不喜欢时,就丢得远远的,无人问津。而‘清流’官们总拿嘉靖、万历常年不上朝,而批评这爷孙两怠政,是很说不过去的。

众人谈笑一阵,随着官员们缓步过了午门,在金水桥外候朝,张敬修举目四望,顿时惊呆了。只见月光之下,密密麻麻站满了穿着各色官袍的官员,他大略估计了一下,上朝官员接近有两千人。

奉天殿里肯定装得下,但太过拥挤成何体统。因此末流小官,以及杂职小吏,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