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王凤州(1 / 2)

大阁老 离之渊 2508 字 2021-04-02

张敬修脸上笑意盈盈,对陈于陛道“岂敢岂敢,不过只是玩笑之言。元忠兄且足饮。”

陈于陛笑道“君平的绝妙上联,便如美酒佳酿,只是无下联总是不美。我知君平必有好对句,且说来听听。”

此时,因领桌的食客将‘烟锁池塘柳’传了出去,引得一些书生过来,想听听这出对之人有什么好对句。

张敬修道“小弟自拟了这上联后,为求得下联,冥思苦想之下,倒是思得两个对句,却都不甚合意。”

陈于陛脸上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道“快说来听听。”

张敬修正待说时,却听得人群外传来一声“烛错泪坟柩”。

张敬修愕然,他实未想到会有人这么快就对出还算合适的对句来,忍不住随众人循声望去。

见三个中年男人并肩站在一起,显然是刚从楼上雅间下来。其中两人长得很像,只是年纪相差了些,看起来像是兄弟。另一个则身着燕服,应是官场中人。

三人皆气度不凡,一看就是饱读诗书之人。而对出对句之人就是靠近人群这边的那个。

“竟是王凤州,难怪能对出这么难的对子。”这是有人认出了对下联之人。

原来,这三人正是王世贞、王世懋兄弟及现任礼部右侍郎林燫。

王世贞和林燫同为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与阁臣李春芳、张居正为同年。

此时的王世贞还没有后来那独领文坛二十年领袖的风采,但名气已然不小,在场很多读书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字,张敬修和陈于陛也不例外。

见对此下联的是王世贞这个大文豪,张敬修不再惊讶,只是他很是好奇王世贞怎将这下联对得如此哀婉。

王世贞吟出下对后,和王世懋、林燫转身欲走,张敬修忙上前喊道“王世叔,请留步。”

张敬修知此时王世贞和老爹关系还算可以,故而喊住了他。

王世贞脚步一顿,不由回首看是谁叫他‘世叔’。

便见一个身姿挺拔,面容俊秀的少年向他走来。少年脸上虽带着醉意,但举止沉稳,一见便让人生出好感。

三人皆好奇地看着眼前的少年,好奇这是谁家子弟。

王世贞正待问时,张敬修抢先一步道“晚生张敬修,见过世叔。”又道“家父乃是张居正。”

王世贞恍然道“原来是太岳家的公子,难怪。”

而后温和道“刚刚那句‘烟锁池塘柳’很是绝妙,可是你出的?”

张敬修道“此句是晚生近日所思,今因与友人在此小酌,一时兴起,说了出来,倒叫世叔见笑了。”

说着又把陈于陛介绍给他们三人,王世贞亦然。

林燫笑道“你那上对堪称绝妙,意境极佳,又暗合五行,要对出着实不易。元美兄甫一听闻,便脱口对出,不负才子之名。”

王世贞却面色凄苦道“一时有感而发罢了。”王世懋也同样心有戚戚。

林燫则宽慰道“元美兄且宽心,令尊的冤情必能昭雪。”

张敬修心中一动,有些明白王世贞为何对出这么哀婉的句子。

他记得后世传言《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的真实身份是王世贞,故而特意查阅了王世贞的资料,知道王世贞为父申冤之事。

其父王忬在严嵩当政之时,因误中敌计致使泺河失守,被严嵩罗织罪名身陷大牢。王世贞兄弟为请求严嵩放父一马,跪在严府门前,请求严嵩宽恕。而严嵩也很有意思,表面上以谎言宽慰王氏兄弟,暗地里却仍以死刑原判,并最终处死了王忬。

之后,在嘉靖在位时,王氏兄弟也无从伸冤,直到新帝登基之后,方才入京为父伸冤。

思绪间,却听得王世贞说道“且不提此事。张贤侄出得此妙句,可有对句否?”

王世贞是个才子,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