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谈字典,话辅臣(1 / 2)

大阁老 离之渊 2534 字 2021-04-02

正阳门外,高拱回首看着巍峨壮丽的城楼,思绪万千。

他自嘲地笑了笑,转身就要离开这个为官二十多年的地方。

正待走时,他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走出城门,不由有些诧异。

来人走到高拱身边,道“听闻玄老今日离京,我特赶来相送。”

“太岳能来相送,实是有心了。”高拱语气有些复杂。

来人正是张居正。

张居正握住高拱双手,满脸真诚地说道“玄老且安心养病,待重新出山之日,我再助玄老为国尽力。”

闻言,高拱眉毛不由一扬,他不知张居正此言是否真心。

自拟先帝遗诏之事后,郭朴、张思维都曾对他说过,张居正与徐阶乃是一党,而他素知张居正之才不在己之下,甚至犹有过之,不是他人所能驾驭的,又怎会是徐阶一党。

于是,高拱哽咽道“还是太岳知我,有朝一日,老夫定不负太岳之言。”

两人又叙了一番离别之情,至高拱告辞之时,张居正方到河边的柳树上折下一根柳枝,递给高拱,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无他物赠与玄老,唯以此柳枝祝玄老此去一路顺风。”

高拱接过柳枝,道“多谢太岳相送,老夫告辞。”

说完在隆庆所派专人护卫下,安然离去。

送完高拱,张居正心里不由想到,若是自己也似高拱般,受言官逼迫,又当如何?

忽地洒然一笑,若我为首辅,言官又能奈我何?高拱被逼致仕,只是权势仍不够大而已。

见高拱车马离开视线,张居正方往家中而去。

待张居正回府时,张敬修正在书房里聚精会神地撰写拼音字典的编写方案,他穿越过来后,发现此时的字典使用颇不方便,虽也有声韵体系,但比之后世的拼音字典,有诸多不足,尤其是作为启蒙读物来讲,遂有此念。

“吱呀”,张敬修的思绪被开门声打断,抬头便看见张居正开门而进。

他立即起身向张居正行礼,道“孩儿给爹请安。”

张居正坐到椅子上,拿起桌上的纸张,认真看了一下拼音字母及字典编写方案,嘀咕了一声“字典?好大的口气。”

又指着拼音字母,向张敬修问道“这些符号有何意义?”

张敬修解释道“此符号来自大秦(罗马),儿将其称为‘字母’,通过字母组合可成‘拼音’,再以官话声韵为基础,将所有字词编写成一部拼音字典。”

张居正奇道“你为何有此想法?”

张敬修道“儿近日看《礼部韵略》和《说文解字》,觉其多有不便。因此而便突发奇想,以此字母结合声韵,来编写一部拼音字典。成书之后,既可为工具书供人查阅,更可为启蒙读物。只是此事极耗精力,凭儿一人之力,恐需穷极一生方能成书。”

闻言,张居正有了点兴趣,道“且将这字母中的玄机说与我听。”

见老爹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张敬修赶紧向其简单解释了字母和声韵的组合规则。

又把字母通读一遍,再以拼音之法读了几个字后,道“儿将此法称为汉语拼音法,并准备编制一本《汉语拼音字词规则》,作为字典的辅助读本。”

张居正本身就是智商极高的人,在学着读了几遍字母拼音,又按照张敬修的所讲的规则进行拼音组合,很快就领悟到其中的妙处。

他有些惊讶地看着眼前的儿子,这字母拼音虽源自番邦,但以其所定规则组合,确可包罗万千汉字,且远比朝廷制定的《礼部韵略》要简单易懂,若能推广开来,于教化大有益处。

张居正已经习惯了儿子的奇思妙想,道“你这所谓的‘字母拼音’确有可取之处,若你能以此成书,仅凭于此,便可青史留名。但听你之言,似乎不欲独自编制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