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心中的地位如同管仲在齐桓公心中的地位一样重要。
此时,荆州牧刘表想要亲自写信给孙策,写完后先给名士祢衡看,祢衡看完后讥笑刘表,说道:“像这样是想要让孙策帐下的孩童读吗,还是想要让张子布看到?”由此可见,就连一向狂傲的祢衡,都认同张昭的才华。
正因为有了二张的帮助,孙策于江东征战,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如今听得陈珪言这二人,许济将眉头微微皱起,朝其问道:“这二人,济也知晓,乃是那孙策肱骨,若是想让其转投主公,恐怕难矣。”
许济以为陈珪说此话,乃是有什么计策让这二张回返徐州。
历史上,就有张昭在赤壁大战前夕,大敌当前之际,曾经主张投降。
从古至今,人们都是赞颂那些敢于抗争的人,而抨击那些投降求和的人。
在“主和派”和“主战派”之间,人们也更加青睐于主战派,因此,后世之人大都轻视张昭,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说张昭沽名钓誉,甚至,还戏称他为“带投大哥。”
至于说赤壁之战前的投降一事,这完全是出自张昭的一片公心。
其一,曹操当时给孙权写信,用的是天子的名义。孙权如果抗拒不降,那就是违抗朝廷的命令,在打仗之前就输了理;
其二,曹操打败袁绍之后,已经成功地统一了北方,士气正旺。此时同曹操交战,恐怕很难获得胜利;
其三,曹操麾下二十多万将士,而孙权和刘备加起来也只有五万左右。从兵力来看,曹操是有压倒性优势。
张昭身为文臣,不仅要考虑江东基业,还要考虑江东的众多百姓。敌我实力如此悬殊,如果冒然开战,获胜的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张昭老成持重,肯定不会拿众将士和百姓的生命去冒险。
那些指责张昭的人,平心而论,如果放到当时张昭的位置上身临其境,面对四倍于自己的敌人,能坚定地持主战吗?
恐怕,坚持主战的人寥寥无几。
这时只见陈珪将头轻摇,对着许济说道:“让这二人回返徐州,却是不能,江东屯田之事,虽说是那周公瑾牵头提起,但行屯田之事者,便是这二人。”
许济与满宠闻言,这二张不能重回徐州,脸上俱是露出失望之色。
满宠是可惜失了两个大才,而许济则是失望不能断江东孙策的两个臂膀。
就在许济、满宠二人失望摇头时,只见陈珪再次开口:“虽然二张已投孙策,但徐州仍有一大才,其才智不再二张之下,大司农同使君倒是可以将此人推荐给大将军。”
曹操自鄄城同袁绍大战后,袁绍的大将军一职就被曹操上表天子,给予剥夺,至于大将军之位,则落到了曹操的头上。
而此时许济闻陈珪荐才,于是脸带疑惑问道:“汉瑜公所说乃是何人?”
只见陈珪微微笑道:“此人乃东海人士,姓鲁,名肃,字子敬。”
<99.。顶点小说网更新最快网址:.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