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母亲和自己不也是打过进京选秀的主意么?宝钗心中百味陈杂。
谁不知道当今皇上的年龄给大姐姐和自己当父亲都绰绰有余,还不是幻想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但自身能飞上枝头变凤凰,而身后一家人也能因此成为皇亲国戚,不可一世。
但现实往往是无比残酷的,看看大姐姐从十三岁进攻当女史开始,接近十年光景,明面上也爬到了贵妃的身份上,贾家也成了国丈人家。
但实际上呢,大姐姐却和守活寡差不多,而且关键是她自己和贾家也从中并未得到多少实质性的利益,给姨父一个江西学政就算是对大姐姐和贾家的一个交待了,可大姐姐却要付出是一辈子的青春代价。
想到这里宝钗就不寒而栗,如果自己当初也懵里懵懂走上这条路,也许自己就会和大姐姐一样,不,甚至还不如大姐姐,薛家的情况可远比贾家差多了,自己只怕在宫中还不知道会受什么样的夹磨呢。
大姐姐大概也是饱受这种折磨,才会想到殊死一搏,为她自己,也为贾家博取一条出路吧?
只是就这样一条路也一样不好走,极其考验操作者的眼光,而且其中也充满了无数变数,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还是运气,可一旦选错其付出的代价更是可能是家族的毁灭。
若非走投无路,谁又愿意来走这样一条险路?
见宝钗脸色变幻不定,冯紫英也约摸猜测到了一些,毕竟《红楼梦》书中不也说宝钗当年进京也存着选秀的心思么?只不过后来宝钗从未提起,可能宝钗也未必知道自己这个“过来人”知晓这一点。
估摸宝钗这是在感悟或者后怕当初的天真幼稚,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句话还真的以为只是无聊文人的感慨不成?那都是无数后妃宫人斑斑血泪凝结而成,非外人能理解的。
冯紫英倒不太在意,每个人,每个家族都有权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这无可厚非,只是在追求和争取的路径上却需要慎重。
薛氏母女进京时有过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是在斟酌掂量之后果断放弃,也同样没错,就像现在选择了自己,一样也是经过权衡的,并非单单只是因为宝钗对自己倾心那么简单。
即便是宝钗对自己倾心,那也不完全是冯紫英这个纯粹的个人,而是冯氏家族嫡传独子,蓟辽总督的独子,本身还是新科二甲进士兼庶吉士,文武兼资,前程似锦,这种种因素混合在一起,才能让宝钗倾心。
但话说回来,冯紫英本人这个存在,不就是这样一个各种特性因素结合起来的一个综合性角色么?难道还能有一个苍白单一的素人冯紫英不成,那也就不成其为真正的冯紫英了。
所以冯紫英对这一点很是看得开,甚至非常理解,也不认为这样的感情就夹杂了世俗或者就不纯粹了。
宝钗宝琴都一直没有回答冯紫英这个问题,任凭马车行进的辘辘声在空气中回荡。
一直到进入荣宁街时,宝钗才似乎从沉思中惊醒过来一般,温声道:“相公,妾身不想说贾史王薛同气连枝,也不想说大姐姐和贾家那么做是否明智,但请相公看在妾身和林妹妹以及二妹妹情分上,也看在贾家这么些年和相公以及冯家的关系上,帮一把大姐姐和贾家,妾身和林妹妹以及二妹妹她们必定会感同身受,……”
冯紫英心中微动,前世中不少人都说《红楼梦》书中的宝钗现实冷酷,是个精致利己主义者,但真正接触到了宝钗之后,冯紫英却觉得并非如此。
宝钗她也就是一个二十岁的世家姑娘,或许家世出身和种种经历会让她不得不在涉及到薛家和自身的许多事情上要权衡算计,但是其本质却是纯善的,对于一个女孩子要求太高,冯紫英不认为那是客观的。
能说出这一番话来,也让冯紫英心里感慨中夹杂几分满足,没有辜负自己的眼光。
宝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