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2 / 3)

萧艺就是不如别的孩子聪明,联想到当初皇后难产,府里关于萧艺痴呆的流言便涌了出来。

皇后打杀了几个碎嘴的奴才,更加努力教萧艺,萧艺一岁半时终于能走路了。只是古代按虚岁算法,在别人说来,萧艺便是两岁才会走路,真把人传成了痴呆。

皇后气的不行,但还是相信自己的孩子只是当初在肚子里憋坏了,养几年就能跟上,绝对不是痴呆儿。

萧艺会走之后更是活跃,整天去园子里疯跑,只是说话还是艰难,一个简单的“娘”字,教了他成千上万遍他都说不出来。要不是太医说他嗓子没问题,皇后都要以为他是个哑巴了。

萧艺越来越大,却始终不会说话,皇后的耐心也终于在日复一日的失望中耗尽了。长子的埋怨,姬妾的暗讽,丈夫的劝说,她终于不得不相信,她瞧着健康漂亮的儿子,就是个痴呆儿。

皇后大病了一场,病好之后就把萧艺送到了一个小院子里,安排了自己的心腹去照顾,而她重拾往日衣冠,教养长子,服侍丈夫,管理姬妾,依旧是荣光无限的云王妃。

萧艺在他两岁时便送离了皇后身边,皇后依旧经常关注他的状况,却再也不去看他,直到他三岁时,终于开了口,叫的是他身边一个嬷嬷。

听到这个消息,皇后忍不住嚎啕大哭,她教了那么多遍,他怎么就是学不会呢,迟了一年多,叫的也不是她了。

听说萧艺会叫人了,皇后还是忍不住去看了他,母子俩一年没见,萧艺已经不记得她了,身边嬷嬷一直教他叫娘,萧艺就是不开口,只是茫然的看着皇后。

皇后又忍不住泪盈于睫,带着人踉踉跄跄走了。

从那之后,萧艺也会被乳母带着每日来给皇后请安,第一次来请安时,萧艺便随着众人一起叫她母妃,终究不是皇后想听的那个字。

萧艺会说话了,皇后便也不再拘着他,会让下人带着他去园子里玩,王府里的少爷姑娘,都被自家亲娘教育过了,要远离这个傻子。太子是嫡亲兄长,但他向来好面子,觉的有个傻子弟弟很没脸,也从来不跟他一起玩。所以皇后便经常看到萧艺一个人在园子里看鱼摘花抠泥巴,身后跟着几个下人看着。

直到郡主来了云州,第一眼就喜欢上这个美丽温暖的小哥哥,还死缠着皇帝带他进京,然后他顺利的沾了郡主的光得了先帝青眼,成了诸多皇孙中唯一一个留在京里的,还拜入了太师府门下习武。那时候,她的心情很复杂,她从未想过有一天,这个傻儿子也能给她带来荣光。

萧艺住在京里,和皇后分隔两地,母子间本就淡薄的亲情更加虚渺。萧艺在宁国长公主身上嗅到了母爱的味道,毅然投入到公主的怀抱,而皇后则把满腔爱意都倾注到长子身上。如今世人说起,都说她偏爱能给她带来荣光的长子,忽视痴傻的次子,却不知道,这个小儿子,曾经也得过她百般疼爱。

皇后想起往事,眼中不觉有了泪意,怕被人看见,忙偏头去擦,却发现萧艺一直都低着头没看她。

母子间形同陌路,这确实是一种悲哀,可是又能怪谁呢。这么多年都是这样,皇后也没想着去弥补,本想着让萧艺吃饱穿暖,让他快活的玩乐便够了,谁知那些奴才如此大胆!

皇后在心中酝酿一阵,才道“你府上的事情,我会给你料理好,我身边的秦嬷嬷你带走吧,在你娶妃之前,你府上的事都交给她打理。”

说到萧艺的亲事,皇后忽然想到了昨日太子过来用膳,和她说起萧艺的亲事,他希望萧艺和郡主凑成一对。

太子虽然一出生就被立为世子,也一直被皇帝带在身边教导,但有句话叫母强子弱,这话真没错,太子受帝后疼宠,天塌下来有爹妈顶着,他要操心的便是学习。这也导致了太子宽厚有余魄力不足,凡事想着依靠父母,他怎么成才。

眼看着底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