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尘澜小心翼翼地将边缘揭开,就怕损毁了里头的字体,用装裱字画用的镊子夹起圣旨的一角往一旁掀开。
他深吸一口气,终于要看到圣旨的内容了,这叫他怎能不激动?
压抑住心潮澎湃,按住狂跳不止的心,杜尘澜定睛一看,顿时傻眼了。只见圣旨中间只有寥寥数语,往下就是玉玺大印。
当看到遗诏上的内容时,杜尘澜忍不住皱了皱眉。当年若是这封遗诏现世,那朝中的局面将大不相同。他怎么也没料到,先帝竟然有此打算。
“三皇子纪蔚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废现太子纪昭,关押在宗人府,终身不可赦免。著三皇子纪蔚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竟然三皇子纪蔚,杜尘澜想起之前听到的传言。先帝一向对三皇子偏爱,有此想法,并不稀奇。可皇后虽无所出,却将当今皇上养在了膝下,算作养子,亦算作了嫡子。
有了嫡子,传位之时,自然要立嫡。然而,先帝在临终之前,竟然要废太子,传位于三皇子,那之前呢?既然属意三皇子,那为何不早做打算?
且当年皇上还年少,难道曾做过什么让先帝厌恶之事?否则为何如此绝情?落到如此地步。
杜尘澜抚眉沉思,当年先帝是得了急症去的,能在临终前交代这么多遗言,已是不易。因此,当时先帝的状态或许并不足以支撑他完成这么多事。
这封圣旨应该是临终前口述,而后由旁人拟的旨。如今圣旨流落到他手上,可见当时是给了生父的,那在场可还有其他人?
倘若只有生父一人在场,那便不具备说服力。毕竟旁人不会百分百相信他,在那些人眼中,私自篡改圣旨,都是有可能发生之事。
因此,当时必定还有另外之人在场,并非只有先帝和生父二人。传位这等大事,必须得有内阁官员在场才成。
然而,当今皇上继位十分顺利,并未受到任何阻碍。生父不曾将这封圣旨拿出来,其他官员更不曾提起,仿佛没有遗诏这回事,这到底是何缘故?
且皇上继位不久,还未来得及大封王爵,三皇子全府便死于非命,这实在太蹊跷了。
杜尘澜阖眼思忖良久,只能得出一个猜测。当年生父与在场官员达成了协议,舍弃了遗诏,要辅佐太子登基。
可登记之后,遗诏一事不知怎么就被查太后一脉知晓了。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更何况皇上才登基不久,查太后便发现自己怀有遗腹子,这就更坚定了她要除去其他皇子的心思。
三皇子纪蔚的事必定与查太后一脉有关,不是被谋害,便是自断后路,想绝境而逢生。毕竟当年三皇子的死有许多蹊跷之处,在杜尘澜看来,有不少值得怀疑的地方。
有继承权的三皇子死了,那还抱着传位遗诏的靖安侯府便成了查太后的眼中钉、肉中刺。不能将遗诏毁去,查太后一脉必定寝食难安。
因此,靖安侯府多半是被遗诏害死的,绝不可能是通敌卖国。
倘若靖安侯府真的有了异心,那为何又要搜集前首辅何廉兆的罪证,将其拉下马?照朝廷的说法,两家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难道靖安侯府是傻子?这完全解释不通。
且当年了结此案如此迅速,不是摆明了有内幕吗?
杜尘澜仔细将遗诏观察了一番,这才收了起来。而后他在屋内来回走动,打算捋一捋当年之事,到底从何处下手,才能找到突破口。
其实他心中有些茫然,此事与皇上有关,倘若当年谋害侯府也有皇上的手笔,那他还能平反吗?
可皇上对他的态度,却又与他此刻心中的猜想相悖。倘若皇上也参与其中,那看见他的第一眼,不是应该想法子将他除去吗?为何钦点他为状元?
比起人才来说,有人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和性命,才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