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地一声——破木架子轰然倒地,露出两个表情僵硬的黑衣人。
余鱼猛地回头,状似一脸受惊地拍着胸口,“没事吧,两位大哥?”
刚出密云山不久,她就发觉有人在跟踪自己。
以前常听伍叔说,行走江湖,难免会遇到一些恣意“找茬儿”的人,不过这些人挑衅的通常都是江湖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这样输了不丢人,赢了却可以一战成名。
自己不过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卒,怎么也被盯上了?
令她更为不解的是,这两个人大白天的还穿着一身夜行衣,是生怕别人看不见么?而且看这两人鬼鬼祟祟的步伐,不太聪明的藏身方式,着实不像什么江湖高手,倒像是藏头露尾的笨贼。
前几日这两人除了跟屁虫似地跟在她后面,并没有什么进一步的动作,余鱼就耐住性子没理会他们,不想这两人毅力了得,居然一路跟到永安来了!
余鱼再没法装作看不见了,眯眼打量他俩“两位大哥看着很是眼熟。”
都跟了好几天了,能不眼熟么!
高个子的黑衣人淡定道,“人有相似,姑娘认错人了。”
矮个子的却急了,“胡说!我们怎么可能跟你这种人认识!”
这话就耐人寻味了,高个子急忙拽了他袖子一下,随后扯平自己的衣襟,深沉地冲余鱼点了点头,竟然真的佯装只是路过,拉着矮个子抬脚往别的方向去了!
余鱼被他这拙劣的演技尬得目瞪口呆,眼看着他二人走远了,耸耸肩,转身进了闹市。
时隔多年,街道两侧的格局并无多少改变,耳边响起小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令人无端生出恍如隔世之感——时间真是奇怪的东西,有时觉得它不知不觉改变了很多,有时却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李大叔,打听个事儿。”
李老板抬起头来,见一个俏生生的姑娘正站在自己摊前,他对这姑娘没什么印象,应该不是常客,但又怎么晓得他姓李?
正纳闷,听那姑娘问,“李大叔,您可知道城东土地庙那帮乞丐搬到哪里去啦?”
李老板这会儿没客,也乐得和她扯扯闲“姑娘说那帮乞丐啊?嗨,早就走了,都好些年了,听说是得了贵人相助,到外地发财去了,至于具体上哪儿去了,我就不得而知了。”
外地?
余鱼讶然。
李老板还当她和自己想到一处去了“我也惊讶得很!不知那帮乞丐怎么想的,咱永安城如今这般富庶,是容不下他们了还是怎的?往外头跑个什么劲儿呢!”
余鱼看着李老板愣神儿,她设想过很多次重逢的画面,却从没想过陈二叔他们会离开永安。
李老板瞧这姑娘一脸的茫然,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姑娘是来寻亲的吧?是不是走岔头了?”
头些年边境来犯,又天灾不断,不少良民被迫流离失所,沿路走到永安、阜里这些相对富足的城镇里讨生活,一些流民在当地做起了工;还有一些在兵荒马乱中丢失了户籍文书,身份不明无人敢用,只好乞讨为生。
近些年光景好了,边境安定了,流民在官府的新制下又领回了身份,不再是“黑户”,也可留在本地做工了,但仍旧有不少人萌生了返乡重新落户的念头,毕竟故土难离啊!
余鱼听了李老板这番话,燃起希望陈二叔他们会不会是也跟着这股大潮回乡了?随即又黯然,就算是,边境有那么多城镇,找起来也不是一件易事,何况她连七老爷子和陈二叔的大名都不知道。
李老板见她神色怎么变幻都脱不了一个失落,只得说了一句无甚用处的套话安慰道,“姑娘也别伤心,这相念之人,总会相见的。”
这时锅开始冒起热气,李老板掀开锅盖,趁机推销了下自家生意“姑娘来笼包子?新出锅的,看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