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证明着这个真理吗?
…………
长安城呈井字式布局,整个城市都严谨规整,如果大唐有飞机或是热气球的话,人们从高空俯瞰这座城市,便可以发现,被一一命名的各大里坊,全都是被厚泥夯制的泥板墙分割开来。
这些泥板墙高高大大,足以保证每个里坊之间的人无法互相窥探,而根据地形地势以及人气旺盛与否,这一百零八个里坊亦是大小不一。
越往南边走,里坊的占地也越大,但住户却寥寥,很多里坊内因为没有几个住户,大片土地干脆变成了农田。
里坊内,阡陌相属,鸡豚狗彘等物,散布其间,似乎和坊城外的村落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越往北走,里坊的占地变小了不说,聚居的人口还大幅增加。别看长安城被分割为规整的一百零八个里坊,可实际上,能够给市民居住的里坊,非常有限。
首先是围绕着皇城的几个里坊,诸如光宅,永昌等坊,别看占的地方很小,只有正常里坊的一半,却长期被宫里的宦官把持。
因为临近皇城,交通便利,为了方便进出皇宫,内宫之中略有地位的太监都会谋求在这几个里坊之中置办一套宅院。
久而久之,这几个黄金宝地,便成为了宫中太监聚居的地方,别说是普通百姓,便是朝廷命官也难染指。
当然了,正经的官员大多也不愿意和太监们凑到一起,都嫌晦气,也并不想招惹他们。
毕竟,他们虽然身体残缺,却拥有极大的权力,时不时的也喜欢整人练手,谁会那么没有眼力见,往他们的枪头上撞啊!
这样板着指头算起来,官民混居的大唐长安,能够给他们居住的里坊,也就几十个而已。
于是,靠近皇城的北边的里坊,几乎个个都人气鼎盛,一房难求。而在这些里坊之中,还有一些宅院,总是吸引了人们更多的目光。
那便是皇亲国戚们的私人宅邸,大唐以降,唐玄宗疼爱子女,赐予金银尤嫌不足,还特意让孩子们都住到皇宫里来,并且把毗邻皇城的地方赐给他们,建立了十王宅,专供这些皇子们生活。
唐玄宗建造十王宅的初衷,或许并不是那么的单纯,但他的行为倒是间接的让分散在长安城各地,积极圈地扩建宅院的皇子没有了施展的空间。
而把时光退回到高宗李治当政的年代,长安城中,遍布皇子皇女的宅院、花园甚至是球场。
每一座宅院都占地不小,而被他们占据的地方,自然也没有平民居住的份。
由是,京城的住宅用地更加紧张。
而如今,李治的几个孩子,除了小太平,都到了可以独自开府的年纪,也全都搬出了皇宫。
沛王李贤身为仅次于太子李弘的皇第二子,当然不能例外。
而他的宅院,便在醴泉坊,这里距离皇城着实不算很近,但却是李贤自己很满意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