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处置(2 / 3)

三国骑砍 中更 1383 字 3个月前

论汹汹,本以为徐元直会秉公断事,不想也屡屡回护马季常,对我多有指责,欲使我难堪耶?”

“宋公多虑了,仆以为徐元直断无此意,实乃事起仓促间,言行失状无意中冒犯了宋公。”

“无意冒犯?”

关羽将手里鱼竿抛入池水,先对阿木说:“去找你祖母。”

阿木从黄权膝上滑落,几步一回头,渐渐走远了。

等孙儿不见了,关羽勃然作色:“马良该死与否,还需廷尉断案!尚不知河内战况如何,徐元直为援护马良,屡屡使我难堪,这也叫无意冒犯?”

“论功勋,朝中何人能与孝先并论?孝先做事,处处懂得维护先帝、关某!怎到了如今,徐元直就不能体谅关某的难处?”

“黄先生也与孝先共事长久,自知孝先用兵狠毒,正是出于维护先帝仁德,才屡屡中庸行事!也知关某护短,不曾与我当面争执,处处维护。这些事儿,黄先生也是能看见的。”

“如今倒也奇怪,本该跋扈骄纵的人,却处处谦恭;凡是维护大汉社稷之人,咄咄逼人!”

关羽说着怒不可遏,抄起右边的小马扎,狠狠砸在水面鱼竿,溅起一团水花。

黄权眼皮子一跳,难道要说你家女婿仗着年轻,才这样谦恭……准备熬死所有先帝旧臣?

继续阅读

这话也不算多离奇,慢慢把旧臣熬死,争取平稳过渡,总好过被清洗出局。

这是田信冬季回江都参加大朝会时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愿意跟先帝旧臣共存、共荣、共治、共和。

现在中枢有财政危机,地方也有各种思想上的混乱,如果有一个强力、一元的中枢,自然能慢慢理顺、抚平地方上的混乱思想。

可现在政令出于多头,宛若多元共治,地方官吏无法是从。

黄权等关羽情绪渐渐稳定后才说:“宋公所恼,在于兵事失利。诚然如此,河内之战有损军威,仆亦有不满。只是马季常良才美玉,正缺雕琢,何不宽限一二,以观后效?”

“黄先生要给马良机会?那谁人给枉死吏士一个复生的机会?”

关羽当面质问,问的黄权无法回答。

寻常吏士的命……哪里有马良重要?

论对国家、政局平衡过渡的重要性,马良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虽然都是人命,可马良真的更重要。

可谁敢当着关羽的面否定寻常吏士的生命价值?

这种话心里想一想,私密环境下说一说是没事的。

若是当众宣扬,那军心就散了,这辈子都别想获得军队的拥护、信赖。

可能关羽老糊涂了,喋喋不休埋怨:“他若有孝先一半统兵才能,我又何必压制他?徐元直精通兵法,那就让他去接替马良,做兖州牧。他若不去,就没人能去了。”

“他去兖州,我也放心,也会假节于他,以免又埋怨,推责于我。”

见关羽说着起身,向远处凉亭下诸人招手,准备下达这个决定。

黄权心里发急,低声问:“宋公,那马季常如何处置?”

“等其军解围,我再遣人调查,看战败主责在谁。”

关羽说了一句场面话就应着裴俊等人走去,显然不想再做多余的交流。

黄权心中发苦,徐庶是积极保护马良的第一人,把徐庶这个御史中丞外放兖州牧,那肯定要换一个御史中丞,新的御史中丞还敢像徐庶这样保护马良?

想到大司农王连近来染病,一个六十多岁的人,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可适合接替王连的,壮年、中年阶层的官吏里,要么资历足够可才器品德不足,要么能力跟得上,可缺乏资历。

徐庶外放,王连很可能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