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不得他稍有大意!
科学的思考方式,首先要观测研究对象,从杂乱的现象中找出本质来。
通常来讲,殿试只是走个过场而已,进士们的名次,大都在会试时便定下了。
虽然金榜上的排名,与会试名次会有些出入,但除了个别策论出彩、又合了上面胃口的牛人;和殿试时发挥失常,文章做得极糟糕,或是弄脏了卷子的倒霉蛋外,绝大多数考生的名次,都在原先的区间段内,上下浮动不超过十名。
就像那日华叔阳所言,三鼎甲一般从会试前五中产生,状元的名次还要提前。
所以才会有王锡爵会试第一,申时行第二,到了殿试时,两人名次掉转,后者成了状元,前者屈居榜眼的情况。
然而这些潜规则,在隆庆二年这一科的殿试中,统统都不作数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隆庆二年的状元,乃来自绍兴的罗万化。
此公在会试时的名次,居然是可怜的第三百五十一名!
苍天啊,一共才四百中式举子,他的名次都跟赵二爷差不多了!
你能想象赵二爷中状元吗?罗万化就中了,你说让人哪去说理去?
事实上,罗万化在浙江乡试时,也仅仅排八十四名,险些就倒数第一了……还远不如高中南直隶第七的赵二爷呢!
而且罗状元这种咸鱼翻身的情况,在这一届还十分普遍!
榜眼黄凤翔,会试名次二百二十六。
探花赵志皋,会试名次七十七,这已经是三鼎甲中最高的了。
三鼎甲尚且如此,往后名次大翻身者,自然更是不计其数,令人瞠目结舌。
相应的,会试名次靠前者,却都在殿试中纷纷折戟——
五魁首竟然全都降了名次。
第二名张位,落到了二甲三十一名。
第四名,沈一贯,更是直接被干到了三甲第五十六名,成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同进士。
另外三位,要么是会元,好歹会顾忌下体面。要么有个好爹,要么有个好哥哥,才没被干的太惨。
五魁首之外,情况就更加惨不忍睹了。
好比第十一名王用汲,一下就落到了三甲三百三十二名,险些就吊了车尾。
哪怕赵昊五个弟子,在原本的历史上,也全都经过翻天覆地的名次变化,几乎无一幸免。
简直乱成一锅粥。完全看不出,这是出自隆庆皇帝、徐阁老、李相公、陈相公这些稳重温柔的男子之手。
倒像是张江陵相公柄国后的杰作,不过张居正也没搞这么乱七八糟过啊。
~~
更耐人寻味的是,后来馆选庶吉士的时候,居然又一次打破了常规。
按惯例,庶吉士基本出自二甲前三十六名,排名靠后的二甲进士,基本上就没什么指望了。
三甲同进士更是想也别想。
但在隆庆二年的馆选中,居然主要参照的是会试成绩。
如沈一贯这样的三甲同进士纷纷入选;倒是二甲前三十六名大半都落选了。
就在人们纷纷猜测,是不是以后殿试含金量下降时,下一届隆庆五年的殿试,又恢复了正常。
之后也一直再没出过隆庆二年这样的乱子……
这让赵昊一直搞不清,这一年的殿试,到底怎么了?
s第二更,求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