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最新章节!
随着明军在两疆地区节节胜利、当地兵员越招越多,这些新武装的名分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了。之前明军总是也把他们归为“白卫军”,打算让他们名义上属于自由俄罗斯的。但是现在相继有几位大臣提出异议,说既然兵是在两疆的土地上招的,而两疆又属于大明的领土,那么为什么从大明领土上征召的军队要叫“白卫军”、并且要归俄罗斯管辖呢?
统帅部很快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与其说是一支部队的名分问题,倒不如说是这关系到两疆的名分问题。统帅部和内阁开了一个会,军政两套班子商议决定,今后凡是在大明领土上招募的军队、或者在准备划入大明领土的土地上招募的军队,一律并入明军体系。如果今后打到了更西边,比如哈萨克斯坦,那么在那里征召的军队就可以叫做白卫军,名以上归自由俄罗斯管辖。
决定作出后,内阁和统帅部以奏章的形式拟了一份电文,发给了朱佑榕,奏请批准实行。朱佑榕看后觉得很有道理,但她拿不定主意,又给向小强看。向小强看后有种惊醒的感觉:确实是这么回事!这事关两疆的合法性问题,的确马虎不得。——这么重要的问题,自己竟没有想到,还是内阁大臣先想到了……不过向小强转念一想,也就能够自我安慰了:这也正常啊。内阁大臣是干什么的?不就是这种政治上的事情最在行吗?要说让自己这个小伙子比那些搞了一辈子政治的老头们还牛,那要求也太高了啊,哈哈。
“嗯,”向小强点点头,把奏章还给朱佑榕,“说的在理。“那我批不批?”
向小强很知道分寸,他笑道:
“这得你看着办。我要是你我就批。”
朱佑榕笑道:
“那我批了哦?”
“哎呀,哪儿那么磨叽呢……批吧批吧。”
朱佑榕咯咯笑着,拿起朱笔“披红”过,然后把奏折递给卫子衿拿去用印了。
……
自此,在两疆征召的新部队,都成了明军部队。但是,这些当地部队被分成了两种,一种就是明军正规部队,按照大明陆军给番号,穿大明陆军制服。配给明军相同的武器、装备、伙食、军饷,而且长途机动行军也都是乘坐军车。总之一切都跟明军相同。
另一类叫做“训练部队”,在装备、武器、伙食、军饷等各方面比正规部队差不少,连制服都是单独设计的,质量做工也差不少。这些部队也没那么多军车,要么是步兵,要么就是骑兵,运输工具也多是马车驴车,硬件水平和苏军差不多。110电子书
前一种“正规部队”数量很少,门槛较高,不是谁都能进的,要经过精挑细选,除了体格强壮、作战勇敢、训练成绩突出之外,还要受过教育,有一定的文化。也就是说,整体素质不能和明军部队相差太远。而后一种“训练部队”数量就很多了,占了新征部队的8090。
这种差别化处理,是沈荣轩的主意。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都按照明军正规部队的标准,那么开支太高,国家养不起那么庞大的新增军队。但如果把这些穆斯林部队完全都作为二等部队、在各方面给予歧视的话,又不利于军心稳定,很容易引起这些穆斯林官兵的不满,认为汉人把他们当廉价炮灰用。就算不会出什么事,这些民族部队也会对大明没有认同感,觉得这场战争不是自己的战争,和自己没关系,自己是替那些“老爷”们打仗。那么时间长了,民族部队的战斗力和士气都会大幅降低,类似欧洲大战中奥匈帝国的那些“仆从国士兵”。
其实,大明原来建立白卫军、大幅征召当地人,就是想在有限的精兵之外,也有大量廉价炮灰用的。“精品”和“量产”相互补充,效果会很好。但是现在不行了,都弄成“精品”又养不起,所以就设一个门槛,保持从下往上的流动性,给人以希望——想当“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