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学校的宣传造势(1 / 2)

孟鸣知道首先得给大学宣传造势,他给这座大学起名为“东京大学堂”,以后就只称为大学堂。就在九月二十日这天,给政事堂的诸位相公、枢密院、三司使、翰林院、国子监祭酒发帖;同时给皇帝、太子、皇后、各位侍讲发帖,邀请他们在九月二十四日,朝廷放假的日子,莅临学堂,参观考察。这事幸亏寇准居中协调,才得以成行。孟鸣事先邀请了郡主赵明月参观一番,请她帮忙引领皇后参观,她欣然答应了。

九月二十四的这天,孟鸣一早来到学堂,安排一番,在学堂的正门挂一条幅,上面写着“欢迎领导莅临参观、指导工作”,又在参观路线的路两边插满彩旗。在上午九点辰时,众人都一来到,今天皇帝身体欠安,没来。此时在最前面的是皇后刘娥、各妃嫔、公主,由赵明月引进去了,后面的大臣由孟鸣引着进去。

他们看到这座占地千亩的学堂,惊叹连连。这是现在大宋最大的学府了,看着水泥、混凝土、砖瓦筑起的楼房,尤其是那两栋四层的楼房,啧啧称奇。红砖红瓦,与现在的建筑大为不同;还对脚下硬化的路面颇为好奇,只见寇准俯身下去用手一摸,问道“孟小子,这是何物铺成的,不像砖石”,孟鸣告诉他是水泥、石子和沙子拌成的混凝土。他又问道“硬度如何,造价如何”。孟鸣叫来个匠工拿来一大铁锤,猛击地面,地面只见一白点,没有变化。混凝土的成本是一方三百文,八米宽一公里长的路需要一千二百贯,我给他报价两千五百贯,去掉人工和其他的费用,纯利八百贯。寇准一听来了精神,忙说道“当真,那从东京到南阳,有六百里地,需要七十五万贯就够了。”孟鸣和他说到“寇相公,可以让民间参与修建呀,我只水泥粉,一担50文,可以把这六百里地的官道分段承包给民间人士,比如分六段,每段一人承包,每段同时开工,这样运作,这条官道快则一年,长则一年半就会建成通车的。”寇准来了精神,决定回去,好好考量一下。

众人来到教学楼里,看了看教室的安排,尤其国子监对黑板和粉笔感兴趣。接着看学生的宿舍楼,寇准对里面的卫生间感兴趣,孟鸣给示范了一下洗手和冲厕的方法。他们都不知道水是哪里来的,孟鸣说到时候带他们看看水房。接着又来到教室生活区,参观了单身公寓、家属楼,孟鸣的设计安排都令他们吃惊,但同时觉得这种设计的好处。以后值得推广。

孟鸣又带他们来到水房,这里的位置是学校的最高位置了,比学生四层的宿舍楼都高了十三米,孟鸣建了两个大的水房,一个就能盛水一百方,孟鸣用的是逐级提水的方法把水从水井里提上来。水池定期清洗消毒。寇准问道“孟小子,老夫真想打开你脑壳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整天的奇思妙想。”孟鸣说道“这都是圣人之学,只不过后世大都遗忘了,只剩下经义了、道德文章了,圣人说过的格物致知的理论,却到现在都没重视过。因为当下很多读书人甚至于一些儒学大家都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aquot圣人aquot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aquot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aquot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地步,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境界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寇准和一众大臣都沉思起来。孟鸣接着说道“我追求的是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躬身实践,这也是我创办这所大学堂的目的之所在”。

众人参观完毕,刘娥宣孟鸣觐见,孟鸣抓紧过去了,只听刘娥问道“孟小子,你满脑子的奇技淫巧,怎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