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2 / 3)

盛唐不遗憾 朕御山河 4483 字 2020-04-06

一次就要跑很远。

这种模式是大家都获利的办法,执行起来的阻力自然很小了,没有发生一次对抗性的事件。

粮食多就是有好处,因为粮食多的国库都容不下了,好多老百姓和贵族的家里都囤了足够使用一年半载的粮食,少一些的也至少囤积了一个月的粮食,至于吃不上饭的百姓,则毕竟是少数而已。

而贵族粮食多了之后,也会有人站出来做善事,比如去城外的乞丐聚集地,或者寺庙的附近支几个大铁锅,里面煮上一些稀粥,来往的穷人和乞丐都可以喝上几碗,对于一些都快要活不下去的穷人和乞丐来说,有了这些施舍的饭食便可以活下去,这对于稳定大唐江山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粮食的增加越来越多,在各地的粮仓全部满仓之后,朝廷不得不调集部分人力物力,去修建新的大型粮仓,毕竟,粮食的储存只有越多越好的,没有任何一个帝国会嫌弃自己所拥有的粮食太多的。

而在新的粮仓建设完成之前,多余的粮食好多都只能临时堆放在一些露天的场所,防护非常的简陋,一旦遇到过大的暴雨,那是肯定要完蛋的。

为了避免损失,也因为粮食确实太多了,所以,关于粮食的附属加工品就渐渐的多了起来,比如,酿酒的作坊越来越多了,在粮食充足且廉价的此时此刻,酿酒的成本变得非常的低廉,而老百姓都有饮酒的刚性需求,如此,酿酒业是必然要壮大的,各地都蜂拥使用多余的粮食酿造美酒,大街小巷到处都能闻到醉人的酒香。

可即便是大规模的酿酒,还是无法消耗所有多余的粮食,仍旧有不少粮食无法入库,甚至,因为朝廷粮库爆满,无法继续收购百姓的粮食,导致不少百姓只能把粮食堆积在家中,往往要占据整整一间屋,甚至,还有可能占据多间屋子,而某些粮食大户,因为没有提前预料到这种情况,导致自己几千亩土地收获上来的粮食不得不大部分堆放在院子里,而雨雪天气是无情的,只要遭遇一次,这些辛辛苦苦种植的粮食就要全部完蛋了。

第一次满仓的时候,这种损失还是蛮多的,而后,种粮大户也学聪明了,全都纷纷建设属于自己的粮食仓库,以避免暂时卖不掉的粮食被雨雪毁坏,给自己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最近这一年,大部分种粮大户都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粮仓,这让他们在贩卖粮食的时候,可以做到不那么着急,可以慢慢来,或者选择一个粮食价格稍微比较好的时候出售,甚至,有的种粮大户一年都卖不完手中的粮食。

大唐的先进种植技术,并没有那么快传播到周边诸国,所以,在大唐的周边,其实,还是有点缺粮的,而大唐多余的粮食,就可以卖一部分给这些小国了,只是长途运输是需要运费了,若是大唐廉价的粮食运输到目的地之后成本急剧增加,那就没有太大的意思了,所以,也只有距离大唐不是太远,或者有铁路相连的地区商人,才会选择从大唐购买粮食,否则,他们是不会购买的,就算本国饿死很多人,作为商人也不会去做赔本的买卖,这个就是商人的本质。

马上就要到春耕了,而此时的关中大地,早就已经实行一年两熟了,也就是说,两季小麦已经普及开了,春天种植的品种秋天就可以收获,而秋天种植的小麦,来年春天就可以收获,如此,就能获得两倍的粮食收成,再加上肥料和水利的普及,这产量就更大了,另外还有高产作物的普及,如此,一年获得之前年的粮食产量都是轻轻松松的事情,甚至,一年获得之前十年的产量都不是难事儿,如此一来,粮仓不爆满就怪了。

由于好多作物在冬季是无法存活的,只有耐寒的小麦能够对抗彻骨的严寒,所以,秋收之后种植的作物只能是冬小麦,而到了来年的春季,这些冬小麦就可以收获了,收获之后,重新对土地进行深耕,然后,就可以种植春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