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毁伤”还是“毁伤”。
“那些人啊……虚伪!”刘玄发牢骚、嘲讽似的,说了这么一句。
周成的脸上,连一点的尴尬之色都没有。
也跟着露出了讽刺的笑意!
他清流,在士林之中,也是被骂欺世盗名的。
来而不往非礼也,作为回礼,清理也骂对方沽名钓誉啊!
你来我往,彼此骂着,都说对方欺世惑众,好不热闹。
皇帝说“那些人虚伪”,周成并不认为是在说自己,所以并无尴尬之色。
刘玄左手食指点了点自己的脑袋,笑道[做人啊,脑子要灵活点。死囚愿捐尸体供解剖的,有功于世人,今生恶业全消,来世转生,必有好报!无罪之民,身死而愿捐的,有大功德,来世转生,必得好报,托生富贵无忧之家;今生的亲属也该得享福荫,赋税可以减一减、甚至免除嘛!]
周成听说,心头一颤,倒吸一口冷气!
孝之一字,虽然儒道叫了千年,但是,底层百姓生活困苦,乃至于弃老溺婴。
某些地方,甚至养成了一种风俗活人墓。老人一到年龄,为了不连累家人,就到弄好的墓地去等死。
这种人伦悲剧,在岁月的洗礼之下,成为了习惯。
当地人见惯不怪,以为理所当然!
年轻人送老人去,不被认为是不孝。
老人自己也要去,也不认为是陷子于不孝。
弃老溺婴这种现象,在夏邦来说,是特殊时期才会发生的,人们是被逼无奈。
一旦环境好转,就会消逝。
而在蛮夷——冥黎路,这种现象,却是极普遍的事情!
他们处于[领主农奴]的生产关系中,底层经济极度贫困,犹如身处万古黑暗。
弃老溺婴,究竟是人性的丧失、还是底层为了生存延续,绽放出来的人性光辉?
人性在钱银面前,究竟价值几何、又能不能以钱银衡量?
在钱银考验下、大功德的背书下,会不会有人把家人的尸体捐献出来呢?
周成心头震颤,似乎对此偏于悲观。
刘玄又与周成说了第六序列、第七序列的研究方面,为天文、地理。
预想将司天监、堪舆司归入其中。
刘玄所看重的只这七方面,其余的由周成等人去想吧。这七个序列之下,又可列出许多的二级项目来。
这七个方面,即互相独立着,却又互相的关联着,之间是有联系的。
说了这些,刘玄又与周成说了格物之道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根本!
察万物运动变化之理!
就是透过现象,探寻背后的缘由!
这个“缘由”对不对,不能只凭空想空谈,要经得起实践验证!
刘玄[这一层次,可以称之为——采天!]
第二个层次是应用。
一个道理研究出来了,这个道理于国于民来说,有什么用?
要研究他的利用价值!
刘玄“这一层次,可以称之为——取天。”
第三个层次即普世。
一个道理的利用价值研究出来了,如何将他普世于民,这仍旧需要研究!普世于民,民都用其利,则道合于民。
刘玄[这一层次,可以称作是……]
周成听着皇帝的叙说,只觉条理清楚,纷乱的都捋顺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听到皇帝说到这处顿了顿,灵感突发,接话道“……纳天!”
刘玄点点头,笑道“咱们君臣想一处去了。”
周成振奋非常,难掩激动,“臣以前对这世间的万事万物,还有纷乱不清的感觉,前途往哪里走,稀里糊涂。今听陛下的这一番教诲,只觉纷乱的都平复了,前途该往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