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查案,只为查清事实,如今人证、物证俱在,高宾与查镛也已经讲明事情经历。如今案情已然明朗,只是在刺史石历是否牵扯本案,说法不一,本王且将案卷及证据一并呈报朝廷,本王相信自有公断。”
说完顿了顿,看了一眼查镛,又继续说道
“查镛虽然参与此案,但由于其戴罪立功诱捕了高宾,同时补足了私运邗沟的三千石,又另外捐了两千石粮食赈灾,更是主动承担朝廷调拔及征粮过程中所有的漕运、人工。
本王查案中,也了解查镛与其漕运码头,为淮水两岸百姓的生计也谋了不少福利,淮漕十二堂使得淮水两岸水寇极少,保证了过往客商的安全,也了贸易方便。故查镛免于收押。”
查镛听闻深深的伏在地面,重重的将头磕在了地上,大声谢道
“罪人查镛叩谢琅琊王,琅琊王仁慈,罪人深感愧疚。查镛愿意再捐一百万钱,以助朝廷赈灾,以彰显陛下、娘娘天恩浩荡!”
司马景文见查镛如此醒目,满意的点点头道“今日堂审,各位还有何要补充的吗?”
石历刚想再辩解,见王导盯着自己使了一个不必多言的眼神,虽不明其意也不便言语。
只听王导说道“本符节御史奉朝廷之命,来建邺协助琅琊王督查,今日堂审各自具押,若无补充将封卷呈报朝廷,根据朝廷律法,从四品以下官员及无官职者由琅琊王审结定案,从四品以上官员,需朝议后再相定案。”
司马景文点点头称道“王大人所言既是,本王依职权督查审案,绝不会违反朝廷法度。淮阴失粮案基本明了,征粮案李肇已经伏法,李肇的同案犯也具实招供,至于石大人是否牵扯其中,待本王将一应证据提交刑部勘验,具实奏报,自有朝廷定度。”
石历听闻,只好站起身来,拱手道“下官确实犯有失察之罪,本官相信陛下、娘娘定会公断。”
此时顾荣也站起身,拱手道“琅琊王,再有三日亚岁(冬至),官放关扑,依朝廷礼制,百官绝事,择吉辰而省事。”
“再有三日竟是亚岁了,案子明日便审结吧,大家忙碌了一段时日,自是应该放松。既然官仓已入征粮四万石,待亚岁过后,安排好粮食启运长安,本王便起程回京复命了。”
说罢便宣布退堂。
司马景文起身向堂外走去,顾荣、王庆等人相继跟着,而王导却给石历使了个眼色,石历仿佛明白了王导的意思,给了他一个会意的眼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