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反对早婚,他亲政之后,一直都是主张放缓结婚年龄。
在他的倡导之下,如今很难听说十三四岁就成亲的男女了,一般女子都在十六岁以后,但最迟不会超过二十岁。
而男子一般都在十八岁才会娶亲,给出的理由是,早婚有损于身体,会造成元气流失,从而寿数有减。
当然,这也确实是真话,随着大汉医药学的迅猛发展,这个理念也渐渐地深入人心。
所以,父母为儿女计,都不敢将亲事再提得像从前那么早了。
但相亲说媒,挑选合适的对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大汉人还是习惯于早点把婚事定下来,大不了迟几年举行婚礼就行了。
见这对当父母的如此不靠谱,女儿十五岁了也不说起挑选夫婿,郾太后这个作祖母的,自然会着急。
邓猛作为儿媳,不好违抗母亲的命令,而且她也的确有心要给女儿挑个好人选。
于是闻言立刻微笑道“母亲说的是,确实该为阳安打算了,陛下怎么说?”
此事主要还是看刘志的态度,尽管他觉得女儿还是个中学女生的年纪,但如今时代如此,总不能把她留成个老姑娘吧。
况且,以他目前在皇朝的无上权威,谁又敢欺负慢待他的掌上明珠呢。
“既然你们都如此认为,那便先慢慢找着吧,不急,好好挑选。”
郾太后被他的特别嘱咐给逗笑了,“瞧你说的,好像我们会给阳安随便选个夫婿一样。”
刘志自己也忍不住笑了,为人父母之后才明白,原来真的会关心则乱,做出一些乱了方寸的事情出来。
“还有啊,阳安也该静下心来,好好学些礼仪了,虽说是公主,不用针线女红,但也不能失了皇家体统。”
刘华在刘志的纵容下,从小习武读书,并未学过那些针线之类的活计,算是个特例吧。
但这让郾太后很忧心,觉得没有皇家公主的端庄典雅。
刘志却觉得无所谓,刘华尽管性格开朗,却并不是那种骄纵任性之辈,行事大方很有分寸感。
将来,希望能找到一个懂得欣赏她的男子,与她两情相悦琴瑟和鸣。
及笄礼之后,刘华并没有如郾太后所愿,老老实实待在宫里学习礼仪,而是跟着舅父偷偷跑到广州去了。
这次她是先斩后奏,直接留书出走,当然,事前邓演也不知道,否则不会让她跟随。
但刘华却女扮男装,到了豫州才跟邓演汇合,到了此时他也没有办法,只能遂了她的心愿,带着她一同前往。
刘志知道以后,也没有责怪,反而还在郾太后面前为她开脱,说是请示过自己的。
有当父亲的为她隐瞒,刘华自然是可以高枕无忧了,反正过一段时间舅父还要回京师为祖母祝寿,不用担心误事了。
夏末,渤海王刘悝和平原王刘硕,都携家带口地来到了京师,住进了刘志为他们准备的行馆之中。
平原王心如枯木,除了进宫觐见皇帝和太后之外,其余时间都窝在行馆看书,或者是继续喝酒,每日都在醉生梦死之间。
而渤海王却不同,他一来到京师就像回到了家一般,如鱼得水。
每日都和一帮王孙公子飞鹰走马,忙得不见人影。
郾太后对刘硕很是怜惜,张罗着要给他续弦,可惜他本人兴致缺缺,根本就不感兴趣。
因为知道他对亡妻的感情,都是比照着王妃寻找的,可一连为他介绍了几位之后,刘硕连敷衍都懒得敷衍一下了。
见他实在不愿意,郾太后再心疼他也没有办法,总不可能强行给他配一门亲事吧。
太后大寿,不仅各诸侯王齐集京师,各州郡也都有礼物和贺表,几大军区的大将军也都派人押送来丰厚的礼物。
大汉的属国更是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