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相见恨晚(1 / 4)

这次冠礼,郾太后邀请了自己娘家的兄弟来参加,也就是刘志的舅舅,郾熠。

对于这个舅父,刘志可以说是全无印象,当初母亲晋封为皇太后时,顺手也给他封了个长平侯。

之前郾熠只是个学堂夫子,并未出仕,郾太后希望娘家低调做人,刘志也就没有给任何实职。

一个县侯,再加上丰厚的赏赐,足以让郾家衣食无忧。

至此之后,除了逢年过节例行赏赐外,刘志差不多便将这位名义上的舅父忘得一干二净。

主要是郾熠行事也很低调,基本上从未提过什么要求,这次接到郾太后的邀请,也是准时抵达,并没有提前到京师来显摆。

所以,如今的刘志实际上还是第一次见到他。

郾熠相貌清俊儒雅,谈吐大方,举止有度,并不是他想象中那样古板无趣之人。

因此刘志对他的印象很好,叩拜过母亲之后,刘志因为还要参加宴会,没时间详细与他攀谈。

便顺势邀请郾熠一同出席,谁知后者却婉言谢绝了。

“臣长途跋涉,有些疲累,望陛下见谅。”

刘志也没勉强,郾氏族人的低调一直都如此,对于被外戚专权多年的东汉朝廷来说,确实是件人人拍手叫好的事情。

但说真的,遇到有能力的外戚,还真有点不公平。

宴会很盛大,刘志还宣布民间欢庆三天,因此从上到下气氛都很轻松活跃。

第二日,刘志还记挂着昨日的事情,便特地将舅父郾熠召到德阳殿来,两人攀谈了一会儿,他发现舅父一直都在办学,并没有因为封了侯就停下来。

郾熠的学问不错,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儒士,而且有一点刘志很佩服。

他明明不赞成推广《格致》学,却也从不拦着自己的学生去讨论,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力。

有教无类,因材施学。

圣人之所以伟大,自有其原因,郾熠的性格或许不适合做个政府官员,但却是个好老师。

谈笑间,刘志还发现,这个舅舅是真的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官场,甚至他本身就是那种清流,根本就无意于勾心斗角。

他的理想是能够著书立说,将来能有一本经学注释流传千古,此生便足矣。

这样执着之人,刘志向来都很佩服,两人相谈甚欢,郾熠还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对刘志的各项政策发表了意见。

他出身寒微,刘志的外祖父生前只是个县衙小书吏,思想虽然古板了些,但却深知民间疾苦。

所以刘志的大部分政策他都很赞成,包括科举制度,土地改革和整顿吏治等等。

但对于放开户籍限制,开通商道却颇有微词,认为会打击农民的积极性,都涌向城市讨生活。

到时候田地抛荒严重,有钱也买不到粮食,有可能导致粮价飞涨,民不聊生。

不得不说,他思虑得很有道理,所以刘志准备在条件成熟之后,大肆发展农业科技。

杂交水稻和小麦一直都在研究中,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但只要方向正确,早晚有一天会成功的,何况机械发展起来之后,还可以再次提高产量。

可这些东西,目前只能在他心里,没办法说出来,所以只得含糊其辞地应付过去,并没有给他说明白。

最后,郾熠重点谈起了科举制度,认为比之前的举察制要公平公正得多,但仍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地方官学中,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寒门学子只能上一些水平低下的私学,贫家子更是想求学也无处可去。

臣听说陛下鼓励兴办可以供平民读书的学堂,由国家补贴部分资金,这真是个大好事,臣替万千贫家子多谢陛下。”

此事是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