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字,放在现在根本无法解释。
见他沉默不语,另一名太学的首席博士也忍不住提议,“不若叫殿元大气一些。”
殿元,大白话就是殿试第一名,说起来倒也形象贴切,但刘志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巘戅妙书苑巘戅。“不可,殿乃神圣之地,岂可随意用在一介儒生身上,此乃大不敬。”
还没等刘志出言否决,便有一名大臣不悦地提出了反对意见。
众人立马反应过来,这不是压了“殿下”一头么,确实是大不敬。
那名首席博士顿时老脸一红,赶紧拱手告罪,“陛下,臣思虑不周,差点逾越礼制,还请责罚。”
刘志摆摆手,“无心者不为罪,博士无需担忧。”
“谢陛下赦免。”
首席博士赶紧谢恩,他是正统的文人,并不熟悉权术,现在才知道,朝堂上随便一句话,就可能获罪。
吓得他立刻闭口不言,再不敢随便发表意见了。
“臣觉得,魁首这个称呼比较雅致,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太常费心伸手捻了捻胡须,含笑提出了建议,黄琼眼睛一亮,第一个表示赞同。
魁为北斗第一星,中便将文采出众人的称为魁士,首的意思就更直白了,就是第一名。
当时还没有魁首一词,费心此举也算是首创了。
众人仔细一想,都轰然叫好,刘志也觉得叫魁首比较合适,既大气又文雅,很符合策首的身份,没必要胶柱鼓瑟,死扒着状元这个称呼不放。
于是颔首笑道,“费太常心思敏捷,这魁首之名就定了。”
决定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名称就随便多了,毕竟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在策首上,后面两人尽管也十分优秀,但在那种高光时刻,只不过是个陪衬罢了。
刘志稍微一引导,便定了榜眼之名,所谓眼,本就左右一双,意为榜首之眼。
这名称贴切形象,众人都是莞尔一笑,不假思索地投了赞成票。
其实按刘志的心思,是想把第三名订为探花郎的,多雅致的名字啊,让人一听就仿佛见到了那个丰神俊秀,头插红花,骑着枣红马从长街而来的翩翩少年郎。
可到目前为止,赐宴插花游街这些招牌的庆典活动,都还没有开始,所以只能暂定为榜眼,等游街时再即兴改名,这样大家才会感同身受。
当然,名称都是小事,明日的殿试才是重点,各位朝廷大佬云集,将会在这一众新晋殿试考生中,招揽自己中意的人才。
腊月十一日,玉堂殿群英荟萃,这是刘志登基以来第一次主持策问,他自知水平有限,提前召来智囊做足了功课。
这次殿试,他有意要将之办得隆重浩大,让这次行为具有庄重肃穆的仪式感。
要让天下的学子们都看到,以学入仕,才是无上荣光,为那些觉得出头无望的莘莘学子,点亮一盏指路的明灯。
玉堂殿在南宫诸殿中,规模只稍逊于崇德殿和中德殿等主殿,是重要的仪式举办地之一。
巳时正,二十五名上品考生鱼贯而入,殿内的场景让人的心都绷紧了,两边列席而坐的,都是大汉的公卿和博士。
他们要么是站在大汉帝国权力巅峰的人,要么就是站在儒林最权威的学者,总之任何一人平时都是他们需要仰望的存在。
现在这么多大佬莅临,只为了看他们现场发挥,真是压力山大啊。
胆子小,心理素质不过关的考生,顿时心跳加速,头上冷汗直冒。
随着司仪高呼“陛下驾临”,刘志在一群人簇拥下缓缓走上玉堂殿。
他的目光在那群待考学子身上扫了一圈,便停在了一名四十多岁的儒生身上。
虽然他从未见过陈寔,但他立刻便肯定了他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