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了这繁写版的来参照,好让自己快速记住这些字。
接下来这几日,她每日都会去找骆风棠。
一来探望那受伤的兵士,帮他换药。
二来,教骆风棠认字。
第一天教了他十个字。
没有汉语拼音,纯粹是死记硬背的那种。
拿烧火棍在地上一笔一划的写给他看。
原本以为这十个字,足够他学好几日。
没想到,这小子的思维敏捷。
记忆力和接受能力,都远超出她的预料。
那些字,教一遍,他就会认。
写一遍,他就能模仿。
虽然他第一回写,捏惯了弓箭柴刀的大手不太会握笔。
写得有些慢。
但是,慢工出细活。
写出来的字,八九不离十。
再练习个几遍,待他掌握了握笔的技巧后。
那速度就提上来了。
字,也写得很规矩端正。
第二日,她教了他十五个字。
第三日,她又教了他二十个字……
他照单全收。
不仅把她交给她的字,全记住了,也会写。
对于这样的高智商,又肯下苦功的学生。
杨若晴真是‘老怀欣慰’啊!
可惜他生不逢时,要是出生在现代,北大清华,随便进!
老杨头和杨华梅是第四日上昼回村的。
一同回来的,还有王栓子一行。
一群人浩浩荡荡进村口那会子,正值晌午,家家户户都在烧饭。
杨若晴和骆风棠正在山冲里伐杉树。
家里养伤的宁肃,托付给了骆铁匠和小雨照料。
今日,他俩带着干粮和水,打算好好干上一日。
骆风棠挥动这斧头,在那砍伐杉树。
袖子挽到了臂弯,露在外面的手臂,肌肉结实均匀。
随着每一下挥斧的动作,而绷出紧致而又流畅的线条。
伴随着木屑的飞溅,四米多高的杉树发出清脆的折断声,缓缓倾斜下来。
杨若晴拽着绳索的一端,边后退边用力拽。
绳索的另一端,套在杉树身上。
一个砍伐,一个拽拉。
一上昼,两人配合得当,一口气伐倒了十根杉树。
伐倒的杉树,骆风棠就地斩断那些横七竖八的枝干。
只留下中间一根笔直而粗壮的树身。
杨若晴则把那些伐下来的枝干和杉树的坚硬叶子,捆绑在一起。
这些东西带回去晾晒干了,折成硬柴。
一个柴靶子扔进灶膛里,那火势,能管好几拢松毛呢!
拾掇得差不多了,两个人在附近的水沟里洗了把手。
坐在草地上晒着日头歇息。
杨若晴拿出带来的干粮,是几只玉米饼子。
递了两只给骆风棠。
自己又咬了一口,忍不住打趣道:
“又冷又硬,得铁齿铜牙才能咬得动啊!”
骆风棠笑了下。
“太硬了就不吃,我给你弄样好东西吃!”他道。
她的眼睛顿时就亮了:“啥好东西?”
他笑了下,从怀里掏出两只圆溜溜的东西来。
“呀,红薯!”
她高兴起来。
自己家里也有红薯呢,咋就没想到带红薯来呢!
这脑瓜,还是转不过他呀!
骆风棠道:“咱烤红薯来吃!”
“好啊好啊!”她抚掌。
两个人就地取材,往地上挖了一个洞。
把红薯埋进去,用一层薄土盖住。
找来一些干柴盖在上面,中间留着一个通气儿的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