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随时都有可能开赴前线跟诺曼军队展开搏杀,即便是呆在师级甚至兵团级参谋机构,也不能够保证绝对的人身安全。
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亲历战争前后,想法截然不同。过去,魏斯觉得是金子总会发光,去一线部队接地气、攒人脉,慢慢往高处走,能让攀登高峰的路径足够踏实,若是直接去到高级参谋机构,可以跟在名将大拿们身边多看多学,涨见识、拓思维,加上“后来人”的先知先见,不难成为顶尖的运筹帷幄者。
现在,魏斯对于自己的能力和定位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充足的身心磨砺,运筹帷幄只不过是在纸上谈兵,后来人的优势也无异于空中楼阁。他反复思量,既然命运安排自己来到了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成了一名前途光明的巴斯顿军校生,何必畏畏缩缩地考虑退路。有道是国之不存,民将焉附。摆在自己面前的选择,真正可取的只有两条:一条是去前线,在血火锤炼中成长,为今后统帅千军万马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条就是去飞行舰队发挥人肉雷达的超级天赋,边干边学,力争成为一名所向无敌的舰队指挥官。
继续阅读!
跳槽去航空部队发挥“无限天赋”,魏斯很认真地考虑过。只是作为联邦陆军第一军事院校,巴斯顿军校的毕业生自然要为联邦陆军所用。半个世纪以来,从陆军转入航空部队服役的巴斯顿军校毕业生有一两百号人,干到飞行少将以上的也有三十好几,他们有的是在航空部队成立之初前去“援建”的,有的是在高等参谋学院进修了航空专业。
若是主动向航空部队“投怀送抱”,或许会背上叛将的恶名,但只要能拯救国家,拯救苍生,担负骂名又如何?
要是尼古拉在,自己转去航空部队任职应该不是什么麻烦事,可这货消失已久,除了那封没留地址也没留部队番号的战地来信,基本上是音讯全无。魏斯只好求助于胖副总裁,并且表示,若是没有直接进入航空部队的法子,也可以先考取诸如戴勒菲格高级参谋学院航空专业,再顺理成章地进入航空部队服役。
厘清想法之后,魏斯又向军校教员打听了联邦各高级参谋学院的招生情况,得到的回复是战争时期,高级参谋学员只对现役参谋人员、各级军官进行中短期轮训,不针对军校生、现役部队士官士兵招生。
看来,这“曲线救国”还得多绕个弯子。
胖副总裁的回复迟迟没来,倒是巴斯顿军校动作迅速。针对战时的特殊形势,他们决定采取学员分批毕业的方式,即身体条件适合接受考核的先考核、先毕业,有伤在身的恢复之后个别考核,通过即毕业。在第一批35名学员通过综合考核后的第二个星期,校方专门为他们举行了一场毕业典礼。这一年,原本会有239名学员参加毕业考核,绝大多数人将会顺利通过,就此开启人生的新征程,然而毕业典礼上,只有区区78名三年级学员到场,因伤推迟毕业考核的占到了半数还多,坐轮椅的就有足足11人,还有3人因伤势较重而无法现场见证同伴们的毕业时刻。
那熟悉的军乐声依旧激昂,许多人第一次听懂了它的慷慨悲壮……
在这场特殊的毕业典礼上,校长莱诺滔滔不绝地讲了半个多小时,辞藻依然华丽,内容依然空洞,他那盲目自信的论调,比起边境战役中的补给效率更加让人失望。所幸的是,老校长梵洛也受邀前来,为他任内倾注了不少心血的小伙子们作毕业赠言。老校长的语气一如过去的平和,他从自己的军校年华讲到战争亲历,从战后建设再到回归军校。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漫长时光里,他遇到过挫折也有过彷徨,获得过荣耀也铸就了辉煌,而当战争爆发的噩耗传来的那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候,看到了无数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在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昔日的好友们在战场上捐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