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驾轻就熟。
这两人担任副主考,可以说是搭配和谐,完美无缺。
偏偏三名主考官中,两名北人,一名南人,皇帝可谓是万分照顾北人的心情了。
此三人吃住都在皇城中,有专人看顾,就是不得与外界接触。
而礼部,却显然忙个不休。
起因很简单,因为汴梁实在是太小了,尚书省,礼部的贡院,实在太小了,对付一千多人的举子考试,万分不适宜。
因为自北宋建立之初,都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新建贡院。
省试最初在尚书省礼部,后来改在武成王庙、开宝寺、太学进行。
而这些考试场所都是临时借用,不仅无法严防考试舞弊,甚至还在元丰八年(1085年)二月发生过大规模火灾,酿成惨剧。
直到宋徽宗时,才大规模修建贡院。
有鉴于此,大臣们各抒己见,孔庙,武成王庙,太学等,都被皇帝一一拒绝。
“其地者,要么狭窄,要么喧嚣,怎能作为贡院?”
皇帝沉声道“依朕来看,汴梁城中,最大的寺院,莫过于大相国寺了,其地方宽敞,虽然喧嚣了些,但只要封闭的好,就暂且借用一番也是无妨。”
如此,暂时的贡院,就有了。
随即朝廷还花费数千贯,对于其进行改造,使之适合举子们进行考试。
直到四月二十八,历经大半个月的准备贡院改造完毕,考试的题目,也抄,甚至为了更好的预防作弊,由三份组成。
待到临考的那天,由皇帝亲自选择其一。
这场规模浩大的科举,是北人不曾经历的,让人难以忘怀。
三天两夜。
第一场是贴经,是填空题,儒家经典,最基础的。
第二场,是策论,考取进士的心胸,见识,以及志向。
第三场,也是填空,只是考取的律法,典章,不懂法律规矩,如何做官?
第四场,则是明算,算数题,无论是测量田亩,还是统计丁口,都需要。
第五场,则为命题诗赋,算是考取文采了。
这是连轴转,不带一丁点歇歇的,张齐贤出来后,感觉自己都快虚脱了。
睡了一大觉,才算缓过来。
一千一百多人中录取一百二十人,几率实在是太低了。
像他这种北方,对于此次进士科考试,实在是陌生,晦涩,眼见南人笔快如飞,真是心思酸痛。
街面上到处都是饮酒作乐的举子,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