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东蕃书院(2 / 2)

明朝狠人 寂寞一刀 2077 字 2020-09-12

官,这些人都受到了郭致远先进思想影响,也成为郭致远的坚定支持者,为他的宏图大业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从阳明山回来,郭致远又带着众人来到海边,指着漫长的海岸线对身后的徐光启笑道“徐先生,你不要为银子发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今咱们要山有山,要海有海,这都是赚不完的银子啊,比如这一片我们就可以搞个晒盐场……”

“晒盐?”徐光启眼睛一亮,惊喜道“莫非大人还懂这晒盐之法?……”

在现代人的眼里,盐实在算不上什么金贵的东西,几块钱就能买一袋,但是在这个时代,盐却是非常金贵的,老百姓吃盐还要纳税,而且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盐,因为朝廷对盐的生产和贩卖都是严格管制的,买盐、卖盐,都有明确的活动区间,无论买方还是卖方,如果越界,那么所买所卖的盐,都是“私盐”。《大明律》规定“凡贩卖私盐者,杖一百,徒三年。”情节严重者可判死刑。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人宁愿冒着砍头的危险贩卖私盐,因为这里面利润确实太高了,能够做盐商的绝对是当地的巨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落后,盐的产量不高,而且盐的提纯技术也不行,老百姓吃到的都是含有杂质的粗盐,同时因为朝廷的严格管制,制盐的利润都被朝廷拿走了,底层的盐工缺乏积极性,导致制盐技术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

这个时代制盐大多还是采用煮盐法,所以产量很低,虽然部分沿海地区也已经开始用晒盐法制盐,但因为官府的严格管制,晒盐法并没有普及推广,所以徐光启听郭致远懂得用晒盐法制盐才会如此惊喜,东蕃海岸线很长,如果能够采用晒盐法制盐,那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