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万事俱备,回国就分晋(2 / 3)

国在“闾丘”那边开打。

要开打去自己的地盘打呀!

约在俺家开战是什么意思?

然后,鲁国君臣有没有拒绝,或是进行驱赶?没有的事,他们倒是集结起了大军,只是根本没有逼向齐军,再来就是按照惯例嘴巴哔哔叨个没完。

所以说,不愧是鲁国啊!

鲁国君臣则是觉得自己很难,他们前几年在跟齐军交战时丢进去两个“军”,后面又被晋军拉去凑人头损失了一些,主要是鲁国很缺乏胆气,选择了“君子动口不动手”啦。

说起来也挺搞的。

鲁国跟齐国交战的次数不少,大胜则是只有“长勺之战”那一次。

鲁国凭什么打赢了“长勺之战”呢?当然是开战前一名叫曹刿废了海量的口水,不但要劳心说服鲁国的君臣,还要劳力去参与作战,可真的是太难了。

整个鲁国跟齐国开战的历史中就一个“长勺之战”能拿得出手,足足被鲁人吹嘘了一两百年,后面少不得某人的徒子徒孙大吹特吹,才有了曹刿占了史书上足够大的篇幅。

说实话,春秋没少发生大战,比“长勺之战”规模更大更精彩的战役多了去了,整个春秋也不会缺少名将,能够留名的又有几人?纯粹证明子孙后代争不争气很重要。

一旦子孙后代争气,干了一分的事业就能直接吹到满分,就问牛不牛逼吧。

事实上,有实力并不一定能出名,有没有人写文案搞宣传更重要,衍生出了一套赚取流量的“财富密码”。

中行吴率军前往“闾丘”跟齐军交战,不知道是攻打卫国造成的疲劳度太高,又或是齐军磕了药,总之中行吴率领的晋军竟然跟晏婴指挥的齐军打了个旗鼓相当。

能跟晋军打个五五开?南方霸主楚国都不一定能办到,偏偏是刚刚收复“故土”的齐军办到了!

吕武神色有些难以分辨地说道:“晏婴建议齐君光大肆封赏,用以‘谭’、‘纪’之地诱使齐人死战。”

摊开了来讲,晏婴某种程度上效仿了阴氏,事先将齐国大一些的家族喂得饱饱的,再给参战的士兵承诺战后的封赏。

为什么说晏婴效仿阴氏?就是他建议齐君吕光搞爵位等级,分了二十个阶梯,每一个阶梯立下什么功劳就会获得怎么样的奖赏。

齐人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仅仅是证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的正确性。

如果换作是以前,齐国不可能效仿阴氏,问题是晋国几次折腾齐国,打破了齐国内部的利益链,给晏婴的变法扫清了障碍。

吕武琢磨着只要齐国能将二十等爵持之以恒地玩下去必定会获得新生,只是很怀疑晏婴一旦故去之后,齐国还能不能保证二十等爵的庄严性。

这种怀疑并不是空穴来风,历史上的齐国也不是没有奋发图强过,搞了“稷下学宫”收拢人才,结果齐桓公(不是小白,是田午)一薨逝,没多久之后一个用作收集人才的“稷下学宫”变成空谈的演讲场所。

要说齐君田午建立的“稷下学宫”最大作用是什么,其实就是给秦国和楚国输送人才这一用途了。

因此战国有两个国家很伟大,一个是不断给秦国输送人才的魏国,另一个则是建立“稷下学宫”给列国培养人才的齐国。

日子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位于“壶丘”边上的武城一天一个样,初具规模是到了临近夏季。

另外,会盟台已经修成。

而夏季即将来临之前,楚君熊招再一次派人来到晋军的营寨,通报楚国会盟队伍已经出发的消息。

到了那个时间点,得到晋国召唤的列国国君或代表已经过来,其中还包括了在“闾丘”跟晋国打平手的齐国。

整个会盟很隆重,仅仅是参与会盟的诸侯国就达到二十六个之多。

吕武是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