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武举之争(2 / 2)

紧事后,便向刘禅进谏道“陛下,眼下国中太平,人心安定,臣以为可在成都兴办武举,为国家择选将才,以备日后北伐!”

“何谓武举?”不仅刘禅大为不解,绝大部分的文武官员也是第一次听到“武举”这个词。

唯有关索的内心满怀期待,既是诸葛亮开口,武举的兴办定是十拿九稳。

“所谓武举,乃是为武人所设立。”诸葛亮在朝堂上徐徐解释道,“臣想来成都多有精通武艺兵法之富贵郎君,乃至平民百姓。朝廷可广招人员,为其设立比试,并以成绩选拔人才。”

关索心中了然,毕竟第一次兴办武举,诸多事宜尚不熟悉,一下子面向荆益两州,一定会引发不小的混乱,倒不如先在成都举办,等进行顺利后,再面向整个季汉。

“此举大汉曾有先例。”诸葛亮继续说道,“平帝、成帝、安帝皆令公卿举地方勇猛知兵者,以防灾变。今番我大汉用比试之法,既可彰显公正,更可挑选真才实干之人。”

听完诸葛亮的一番言辞后,刘禅略有心动,觉得这倒是个很有意思的新奇尝试。然而,不少文官却是微微皱眉,诸葛亮所说的武举势必会让不少武将之家乃至平民百姓得利,朝廷如此重武轻文,只怕不合大体。

更有人觉得诸葛亮此举是借武人之手,打压益州本土官员的势力。

“陛下,臣附议!”老将赵云第一个出列道,“数十年前,先帝与群雄起兵,也不断招揽贤才,更有不分贵贱,破格提拔者。今日我大汉人口土地均不如魏贼,正可用武举为朝廷选拔良将!”

站在赵云的立场,武举对国家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对他本人来说同样也有好处,他的长子赵统如今二十有五,自幼跟他学习武艺,也算是出类拔萃,赵云相信他能在武举中表现出众,并受到诸葛亮的器重,得到更好的晋升良机。

不少武将也有着和赵云同样的念头,希望子嗣可以一展所长,因此纷纷出列赞同诸葛亮兴办武举的建议。可就在这时,符节令孟光突然出列反驳“陛下,臣以为武举之事大为不妥。”

“噢?有何不妥?”刘禅诧异地问道。

“想我大汉数百年选用官吏,当察其品行操守,若不明孝悌之道,便是有才也不可为官!”年过六旬的孟光亢声说道,“武将更事关三军乃至国家安危,岂能唯以武勇为重?”

孟光的官爵虽然算不上显赫,但此人在汉灵帝时期就在大汉朝中任职。入蜀避难后,刘焉与刘璋父子都对他极为礼遇,因此孟光在蜀中颇有资历和威望,刘备平定益州后也让其担任议郎,负责蜀中制度。

加上孟光心直口快,有时候会直接指出问题所在,甚至不给人一点面子,因此他在蜀汉遭到不少人忌恨,仕途并非十分顺利。

眼下孟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武举不注重武者品德的考察,不少大臣也都窃窃私语,认为孟光所言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