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赵累与梁会生前关系不错,因此赵和和梁英以前也见过面,当年赵和回益州时,也来询问过梁英是否一同前往。只是他没想到,赵和居然去而复返,重新出现在了江陵,还当起了狱吏。
事实上,赵和在许武的帮助下在江陵站稳脚跟后,便开始打听梁英的近况,也对梁英的工作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因此今日很轻松地便找到了他。
眼下江陵百姓不安,大部分人都选择躲在家中,城内的街道也不如往日那般热闹,无比冷静。二人很快便找了个僻静之处,交谈了起来。
“我是奉圣上之命,回到江陵!”赵和仍旧压低声音,“梁兄,你可知汉军已攻克朱然大营?”
“数千吴兵尸首沿江而下,城内已是沸沸扬扬,我也猜到七分!”梁英每日去别人家挑粪,也能听到不少流言,他又出身于武将之家,多少有点军事上的嗅觉。
“梁兄,当年关君侯、令尊与先父皆死于吴军之手!此等血海深仇,如何不报!”赵和神情激动地说道,“想来不久之后,汉军定会攻打江陵,到那时便是我等报仇的时机!”
梁英闻言一惊,低声道“你是要我一同做内应吗?”
“正是!”赵和点头道,“只要能设法在汉军攻城时打开城门,便可让江陵重归大汉。”
“具体如何行事,还需谨慎商议!但只要梁兄前来相助,便更有机会!”
面对赵和的极力邀请,梁英却是面露犹豫“此事容我斟酌一番……”
“斟酌?”赵和微微一愣,急忙说道,“汉军随时可能进攻江陵,我等必须早做准备!”
看到梁英始终闭口不言,赵和的急性子又来了,顿时不悦地斥责道“梁兄若是不肯,何不去孙权处告发我!”
梁英连忙好言相劝“赵兄何必这般说,我梁英岂是这般小人。待我回去禀过家母,再来答复你!”
“你若想来,便来江陵大牢内找我!”眼看梁英拿不定主意,赵和只好没好气地哼了一声,甩手离去。
在与赵和分别后,梁英的心情便更是复杂,早早回到江陵城西,自己偏僻的家中,将此事说给母亲孟氏。
“我儿之意如何?”年过五旬,颇有威严的孟氏跪坐在地,一根拐杖平放在双膝上,正色询问梁英。
“孩儿……”梁英却仍旧犹豫不决,一时难以开口。
眼看梁英如此不争气,孟氏不由得勃然大怒,用拐杖指向梁英,大骂道“劣子!我一家受圣上与关君侯大恩,无以为报!君侯与汝父皆丧于东吴之手,汝不思报仇雪耻,还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梁英连忙伏地哭泣道“孩儿也有报仇之心!但当年江陵陷落,母亲染病在家,是吕蒙差人送来良药,方使母亲康复。因此孩儿亦不敢忘吕蒙恩情!何况在城内举事多有不易。倘若事泄,母亲亦会被孩儿连累!若如此,孩儿岂不枉为人子!”
“岂有因小恩而忘大义乎!”孟氏捶胸恸哭,痛不欲生,“你好糊涂!好糊涂呀!”
孟氏大哭数声后,猛地将手中拐杖扔在地上,然后一头往墙壁上撞去。天幸孟氏腿脚不便,未走几步,便被梁英一把拉住。梁英见母亲竟要寻死,心中顿时万分惭愧,流泪道“孩儿知错!母亲莫要如此!孩儿定会为父亲与关君侯雪恨!”
就在梁英劝阻孟氏的时候,门外有一人已将屋内的言语听得一清二楚,立刻急匆匆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