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共生。当下之务,乃举全国之力积田筑城,以御蛮敌之侵。
当然,在动员国民上下一心的同时,时宗帝也不放过任何一点点可利用的资源,新京都附近的原生住民也成了北条时宗的目标之一。
诏令僧侣广传佛法,教化蛮人。
只可惜,收效甚微。
当地殷人根本不吃他这一套,什么菩萨佛祖的?俺们是信真龙的好不?
佛教的引入,不但没有帮北条时宗取得殷人的友谊,反而使得绝大多数殷人开始向南迁徙,融入到特尔特克裔殷人和宋人之中。
毕竟与日本人相比,宋人才是同宗同源,同信真龙的近亲。
在北条时宗在美洲忙得焦头烂额的同时,全面征服东瀛四岛的元朝,日子也不太好过。
屠尽天皇一族,驱赶镰仓幕府,虽然让元朝彻底掌握了东瀛四岛,但是,正因为破坏了东瀛原有的政体,使得元朝对四岛的统治成本也随之增加。
忽必烈不得不紧急设立东瀛行省、任命政军主官,施行一系列的温和政策,以缓和东瀛民心。
与此同时,还要派兵驻守,遣奴屯田,招募东瀛本土官员,并委派蒙汉基层官员。
当然,还要时刻注意蒙汉倭三族官员的融合与和睦。
这可比不了天皇直接投降,一纸诏书任命一个倭王就了事那么简单。
没有两三年的适应磨合,四岛之上很难迎来真正的和平。
也就是说,这两三年的时间内,元朝还不能从四岛得到任何好处,反而要不断投入人力物力。
起码要五年之后,才能真正成为元朝进军扶桑的桥头堡。
当然,忽必烈可能还不知道,即使五年之后由此出兵远渡重洋,他最先面对的还是东瀛人。
想越过东瀛直袭大宋,却是不知要多少年月之后了。
如果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
时宗幕府虽然丢了东瀛四岛,可却终于实现了大陆梦,拥有了更为广阔的战略纵深和发展前景。
算是赢家。
而元朝,虽然在东瀛四岛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但是开疆拓土,赢得了进军美洲的入场卷。
而且,由于当时航海技术的局限,目前还只有绕群岛进北美这一条航线。控制了东瀛四岛,就等于封锁了航线。
也可称之为赢。
但是,细想之下,真正的赢家其实是——大宋。
首先,拖延了蒙元入美洲的时间。而且,东瀛也按照赵维的预想,夹在大宋与元朝中间,成为第一道屏障。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而且是赵维现在还没意识到的。
就是金泽文库中的那十几万藏书,那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其义意之深远,无法估量。
元历,至元十九年夏六月。
也就是伯颜攻破京都屠城的同一时间,赵维与叠山先生已经乘船回到了中原大陆。
按理来说,赵维应该多留一些时日,起码要等后宇多天皇凉透之后再回来,以防有变。
可是,一来,出状况的可能性不大;二来嘛,时间紧迫,不能在东瀛多呆了。
因为按照原本的历史,距离文天祥被处决只有半年的时间了。
其实,历史已经在赵维的潜移默化之下出现了偏差。
忽必烈对南方的政策在转变,留梦炎在忽必烈心中的地位也在发生变化,不似从前那般言之必信。
但是,谁也不敢冒这个险,不到最后一刻,不敢妄下定论。
至于赵维为什么那么执着于救文天祥脱难?
可能是,赵维出于对原本历史中那个慷慨赴义的文相公的同情。
也可能如叠山生先所说,他们救的不是文天祥一个人,他们救的是人心!
大宋一亡一逃,亡了国,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