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王者儒生辩正邪(2 / 3)

宦海弄潮 柳生如梦 3539 字 2020-09-04

任都推到了不会说话的死人身上,因为我有三个私心。第一,我不想得罪太多人,第二,二哥对我有恩,我想还他这个恩情,哪怕是假公济私,第三,我认为,许多事,在其位,才能谋其政,而这次的案子,罪不在人,弊在制度!只要制度不变,那么一个邱燮倒了,自然会有千千万万个邱燮冒出来,一个韩王倒了,也有其他王爷会跟上。这些都是积弊已久的事,我暂时无力更改,但我已经想到了方向,所以我不想早早退场。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天地生我,当然有用!我知我要做的事,功在千秋,自不在乎当世之名。想当年,始皇扫六合,多少剑下亡魂,浇筑长城,多少无名枯骨,但,若无始皇一统,焉有如今的书同文,车同路?若无万里长城,多少百姓又将在匈奴铁蹄下流离失所?王者所在乎的,是千秋万代,是要用自己的脊梁,撑起万民生息的天地!你不理解,但我不怪你,因为我认为,苏师弟的存在,对我而言,也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监督。我父皇曾说过一句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苏师弟就是我的镜子,所以希望师弟以后,能够继续监督我,鞭策我,让我脚下的路,永远走在正道上!”

始皇暴政,焚书坑儒,历来为后世书生们所憎恶,但宋琅却毫不避讳地用他举例,是因为宋琅相信,像张清正这样历经两朝三帝的人,最是明白,百姓是否能安居乐业,在于国家安定与否,在于制度是否善待他们,就算他不明白,但只要他肯往那个方向去想,自己就已经赢了。

这两师徒还想在自己面前演戏,可惜宋琅早就看出来了,所以这三个私心,层层递进,从最开始的直言不讳,到后面的彻底升华,一举扭转了他的小人形象!

果不其然,张清正听罢,竟露出惭愧之色。

然而,苏玄真却冷哼道“一纸空谈!你立身不正,只会夸夸其谈,若真让你手掌大权,必为天下之祸!”

正在这时,张清正突然呵斥道“好了!不要再说了!”

宋琅淡淡一笑,朝着张清正一拱手,眉宇间,满是无奈之色。

“今天叨扰了先生的清净,是学生的错,既然苏师弟陪着您,那学生就等下次再来拜会您吧。”

苏玄真愈发不忿。

“嘴上说得好听,你不过是在利用老师罢了!”

宋琅慢慢站直了身子,直视苏玄真,眼神中,满是愤怒。

“其他话,我可以任凭苏师弟说,因为我知道,人活在世上,就得经受得起世人的指摘,但这句话,我希望苏师弟能收回去。子曰,‘见贤思齐’,我是真心仰慕先生的学问,也真心佩服先生的为人,我知道,与先生比,我的确是卑劣的,不堪的,但我也有一颗向上的心,向阳的魂!梁州案,我于心有愧,苏师弟可以随便责难我,乃至于辱骂我,都行,但在这件事上,我问心无愧!”

聪慧如苏玄真,在听完这些话后,也有了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无奈感。

太无耻了!

别说他了,就连张清正,也转变了态度。

最早他的确是偏向自己的爱徒,不然也不会只是轻飘飘地呵斥两句,却根本不让他住嘴或赶走他,可经由宋琅这一番“坦诚相待”后,他如今已彻底认可了宋琅。

人有私心,这没有错,有句话说的好,问心世上无好人,而宋琅既然敢当着自己的面说出来,并且已经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了不离正道,这就已经很好了,自己作为先生,能苛求一个二十岁的孩子做的更完美吗?

“好孩子,先生明白你的苦衷,这件事,你没有错。真正关乎一州民生的,本就是当地的头部官员,如今那些作奸犯科,鱼肉百姓者死了,后来者必当引以为戒,兢兢业业,这不光是对梁州百姓,对天下百姓,也是一件大好事,至于是否牵涉到更上一层,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