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州奉天码头的火锅,黄橙可谓是垂涎已久。一口九宫格的大铁锅,里面搁着牛油、香料、辣椒,经过一番煞费苦心的熬煮,汤汁儿红亮,麻辣鲜香。菜品不多,俱都十分新鲜,而最有名气的,还得数这里的鱼鲜活的江鱼切片儿,无需多费功夫,趁着那股鲜活劲儿,立刻入锅,稍待片刻,美味即成。
“嗯……”黄橙咀嚼着鱼肉,一时间有些忘情。唇齿间,江河的鲜味儿与本地特有的麻辣风味冲撞融合,活奔乱跳。明明吃的不过一片鱼肉,可品味出的,却是这一方水土的性情与禀赋。“绝啦!”他不由得赞道。
这里的吃客,多是码头上讨生计的工人,没那多讲究。认识的,不认识的,大伙儿一张桌子坐下,认准锅里自己的小格子,如同认准自身在世道中的位置一般,精确无误,绝无错乱。
他们逢人就侃,一开口,天南海北俱不在话下,把黄橙乐得前仰后合。这些人似乎都天赋异禀,同样一句话,落他们嘴里就跟变戏法似的,往往别出心裁;话里的意思不变,可叫人听了,硬能把眼泪水都乐出来。
他们皮肤黝黑,面容苍劲,挽着袖面,高卷裤腿,个个实打实的泥腿子,玩笑也往往粗鄙下流。咧嘴一乐,还大多一嘴黄牙。可笑声是爽朗的,笑容是真切的,这使黄橙打从心眼里愉悦与心安。
十几丈外,左湘江汹涌澎湃,恰似万马奔腾,气势如虹;浪涛拍岸,金鸣起伏,仿佛千军冲杀,所向披靡。恍惚间,涛声、笑声在黄橙耳轮中水乳交融,汇聚成眼前这锅翻滚的汤汁儿,在他的眼里,心里,反复熬煮,始终沸腾。
半个时辰后,黄橙牵着马,在江边候船,预备渡江。按照当年的约定,众人如若逃脱,便应当到路州方下县碰头。那有几个窝点,是他们曾待过的地方,黄橙打算统统找上一遍,虽然碰上的机会不大,也多少了却了一个心结。
这会儿,码头上人挺多,排出一条长龙。黄橙由于个头儿高大,引来不少注目,对此他早已习惯,见怪不怪,任凭百十双眼睛在身上打量,兀自岿然不动。
在他边上有位老婆子,用黑布背篼背着个小孩。小孩八九个月大,肥嘟嘟一张小脸,正是最讨人喜爱的时候。黄橙伸手拨弄小孩的胖脸,逗得小孩笑嘻嘻流一嘴口水,老婆子也乐了,一张嘴,牙齿跟小孙孙一样多。
忽然有人高喊“船来了!”
黄橙循声望去,一艘宽大的乌蓬艄,自上游漂荡荡,荡漂漂,朝码头划来。
人群顿时兴奋起来,貌似沉闷许久的“长龙”,登时苏醒了似的,一个个不由自主的往前拥挤。“扑通”一声,干脆把头一位挤江里去了。
“哟!船还没靠岸,你急个啥!”也不知谁开了句玩笑,大伙儿全乐了。
幸好这一带的乡民临江生长,大多水性不错。那汉子在众人的嬉笑中骂骂咧咧,手足并用,不大会儿功夫,便游回岸上,跳着脚,指着众人一顿臭骂。大伙儿也不还嘴,只一个劲儿乐。
也是生平头一回,黄橙觉得挨骂是件可乐的事儿。
汉子浑身湿漉漉,活像只落汤鸡。一个妇女穿出队伍,走过去,貌似他老婆;打开包裹,拿出件干衣裳给他换上,夫妻俩才又回到队伍前头。
或许出于愧疚,大伙儿俱礼让那汉子三分,在他身后留出一块空地,使他有种独占鳌头的气势。汉子也挺豪横,左看一眼,右看一眼,似乎在寻找敌手,明摆着拿大伙儿的客气当福气,变吃亏作专横,改憋屈为嚣张。
“让开让开!”
汉子正得意呢,队伍后头一阵咋咋呼呼,奔来一群家伙。黄橙正要扭脸观瞧,腰背却遭人猛推一把,顺势一个趔趄,他也推了前面的人一把,一个传一个,跟道大波浪似的,瞬间到了前端。那汉子扭头回望,眼见“波浪”朝他拍来,似乎知道在劫难逃,嘴里骂了声娘,两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