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性和潜力也非常大。
后装炮并不是后来科技发达了才研发出来的,在很早之前就有了这个想法,例如佛郎机就是早期的后装火炮类型,但是早期的后装炮性能实在不行,尤其在面对鞑子重甲步兵的时候,二三十步开外基本上打不穿鞑子重步兵的甲具,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燃气外泄,火药在燃烧后由于早期后装炮密封手段差,大量的燃气在点燃后就外泄了出去,导致炮弹得不到较高的动能,一般敌人正常佩戴甲具就无法有效杀伤敌人,而炮身一体的前装炮则没有这个顾虑,所以早期前装炮性能比后装好。
但是后来各式密封手段的出现让后装炮的燃气外泄问题被一一解决!
最简单的就是装备有螺纹形状的炮闩结构,虽然早期的螺纹炮闩闭锁时间较长,但是整体上依旧比前装炮的装填速度要高出一大截,通常可以打出前装炮1.5倍的射速甚至更高,而开锁、闭锁动作更为精简的横楔式炮闩出现后,后装炮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且后装炮让火炮身管可以造的更长,火炮射程自然也就更远。
螺式炮闩虽然占用的操作空间较大,但是其螺纹式闩体能够在火炮射击时起到良好的阻塞作用,保证气密性,因此采用螺式炮闩的火炮炮尾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整炮的重量也比较轻。
而横楔式炮闩则不同,为了保证火炮射击时的气密性,需要在额外设计配合横楔式炮闩闩体的炮尾,来保证火炮燃气不会外泄。如果火炮的口径越大,相应的炮尾结构就越复杂,重量也越大,相对应的也导致整炮重量的上升。
以穿越众目前的技术,螺式炮闩和横楔式炮闩的制造方面显然不是问题,但从外部环境来看,横楔式炮闩的后装炮无疑更适用于舰船之上。
除了滑膛炮外,自行制造的臼炮也在其中。
臼炮最初出现于13世纪,起初用于发射石弹。明清时期的将军炮就有很多为臼炮。
臼炮其实就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线弹道的滑膛火炮,其射程近,弹丸威力大,主要用于破坏坚固工事,因其炮身短粗,外形类似中国的石臼,因此在汉语中被称为“臼炮”。
由于后装炮的产量不足,目前仅全力供给镇海号的改装,改装后的渔船和风帆船上仅少量装备数门,其余都是制造较后装炮简单的前装炮和臼炮。
新港产出的各类火炮口径不等,最大的约130口径,已进入18磅炮的范围,性能完美的高倍口径后装炮,有效射程能达三公里以上,而同时代的欧洲,同样的18磅炮,有效射程大概为1700码,也就是1500来米。
枪械方面除了原先的一代、二代步枪和手枪外,另外仿造了不少燧发枪用于武装各地民兵和新兵,子弹和炮弹方面,火炮和枪支都使用的药包定装,并不是做不了铜壳,有现代带过来的机床,完全可以加工出来,但加工有难度,也没有足够多的熟练工去完成加工,想全体换装铜壳,没有几个发展计划很难实现。
一切已经就位,只等先遣队完成短期训练,初步形成战斗力后,即可出发前往琉球。<99.。顶点小说网更新最快网址:.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