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韩奎等贪官污吏的惩处,都依照朝廷的典制统统移送三法司处理,他们的财产也在公孙武达的主持下有序的清点着。
可让人意外的是那二十八名官员,太子不仅下令即刻抄没他们的家产,更是把他们全部流放到江源去建城。至于罪名,那可是大了去了,“无君无父,背离君恩”这八个字就把他们的人生彻底定格了。
永昌一案已经接近尾声,所以李承乾就把目光落在那些金齿等五部首领的身上。他们手里掌握这大量的部族,熟悉这里的每一片林子,要是真把人家逼反了,那剿起来可是要废不少的事。
得知大唐太子到了永昌之后,各部一早就递上来帖子求见,一来是对大唐太子如此雷厉风行的处置那些剥削他们的狗官感到痛快,二来能巴结上大唐的太子,以后还有什么样狗官能欺负自己呢。
这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别看这位太子的岁数不大,那可是狠狠手辣的角色,十几万吐蕃军队让他一仗就给灭了,这样杀星可不是他们能惹得起的。
做贼心腹,诸部有没有重新割据自立的想法呢,绝对都有,能做主子,谁愿意当奴才呢,所以都不约而同的从大唐蓄买了大量的铁器。
大唐太子把永昌的这些官儿都烩了,那谁知道他会不会向自己问罪呢,出于试探的心里,诸部都眼巴眼望的希望能早一点得到这位储君召见。
永昌都督府正堂,李承乾今儿特意把这些火烧屁股的家伙都叫了过来,据李晦所言,为了能争取到单独觐见的机会,这些家伙把对付永昌官员的招数用在李晦身上,气的李晦差点拔刀砍了他们。
开什么玩笑,别说自己是受重视的宗室子弟,不在乎,也不缺这些东西。就说自己如今身处宿卫要职,要是收了财帛、女人,那不是辜负自己的信任嘛!
更让他生气的是,这些部族首领把大唐的官儿都当成什么了,用金银就能买通了,这不扯淡吗?所以在太子面前,李晦狠狠地给他们奏上了一本,连引见的时候都没给好脸子。
扫视了一眼几位战战兢兢的首领后,李承乾淡淡说“陛下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孤身为人子,自然是萧规曹随,你们带来的东西走的时候都带回去,这不是入京朝见,收这些东西不合适。”
“永昌官员不仅有负圣恩,更是祸害了诸部的百姓,所以为了补贴那些百姓,孤决定免除互市三年的赋税,三年后按照现在七成收取。
今后若再有官员对你们吃卡拿要,或者勒索敲诈,不用经过永昌的都督府,诸部的本章直接送抵中书省,孤回头跟都督府说在你们的领地中修建五座直通长安的驿站。
以后受了什么委屈,不用憋着,也不用着急,上个本章,自有陛下为你们作主。”
晾着他们是李承乾的意思,不给他们施加点心里压力,那谁能珍惜朝廷的恩典呢。今儿主要的任务就重新声明了皇帝天下一家的主张,对诸部多加抚慰,算是补偿了他们多年的委屈。
永昌之事毕竟是大唐有错在先,既然想让人家臣服,那就让人服气,那该拿出的态度一定要那出来,这个时候就不能只顾面子了,边境的稳定是第一位的。
同时李承乾像他们通报了各部领地中的金矿开采任务改由户部直接管理,开采官员的官员一律由户部官员冲任,看护的兵丁也由兵部统一调配,一年一轮换。彻底掐断了地方管理的权限,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国帑流失的风险,也避免了官、军勾结,欺压蛮族之事的发生。
“太子殿下,臣下是个粗人,不懂那些弯弯绕儿,从您的话中,臣下可以听出来您是个正直、仗义的好人,俺巴勒愿意率和蛮部永远效忠大唐,效忠皇帝陛下。”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