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德臣子,要都像楚王一样好细腰,那这国家还有什么前途,百姓还有什么指望呢。
大臣都认为,天子嘛,中人之资也就足够了,只要不是那种“何不食肉糜”的狠辣角色,也不是不可救药,朝堂上的事自有大臣们帮衬着,这天下也就平稳了,百姓呢,也能跟着安居乐业了。
可这种想法或者为政之道真的对吗?采取这种方式治国理政的不是没有,天子安逸惯了,大臣滥权也惯了,最后的结果无一不是身死国灭而天下笑。
李世民是在隋末乱世打出来的帝王,在连年的征战中炼就了一身铁打的硬骨头,同时他也知道天下的百姓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帝王,所以在治国理政上,李世民处处以民为本,亲自带领臣子披荆斩棘缔造“贞观盛世”。
忧患意识很强的李世民在培养储君上,也与其他的帝王大大地不同,中规中矩,软绵绵地太子不是他心目中的继承人。因为前人的经验已经告诉他了,这样的储君继承江山早晚一代不如一代,所以他必须另辟蹊径。
岷州战役后,李世民发现长子有较强的军事天赋,这给了他很大的启示,自己能在战争中崛起,为什么儿子不行呢。以他的经验,只有经历了无数血战的人才能懂得“安人理国”的真证含义,所以他才一次次的给予李承乾征战沙场的机会。
“魏相,这里面的道道满朝文武了解内情的不过一手之数,今日孤把实情相告就是希望你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有些事还是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沉思了一会儿后,魏征皱着眉头说“太子殿下,魏征是死心眼,殿下用什么保证你将来不会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帝王呢!”
“魏征,你真是不知死,一介臣子竟然让储君给你保证,你凭什么?”,长孙无忌大声喝斥着,见过不知好赖的,没见过这样的死到临头还想怎么着。
“赵国公,就凭我魏征带着四个儿子引颈就戮,不惜断子绝孙,够不够格替天下百姓问一句?”
抬手打断了还要驳斥他的长孙无忌,李承乾起身抖了抖袍子,扭过头说了一句“魏相,你爱的是大唐,不是我们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