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纪元,新开始!(1 / 2)

光阴似箭,时光流转,一个月能有多漫长,还不是弹指之间就过去了;今儿是上元节,过了今晚大唐就会迈入贞观十七年,对于皇帝来说今儿绝对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

程序与往年一样,无非就是皇帝赏赐与臣子、诸国使节朝贺,看了这么多年,李承乾就是闭着眼睛也知道流程是什么样的,老实说真是有些倒胃口,这年味也就逐渐淡了。

唯一不同是,因为李泰拍马屁的原因,李承乾与诸国使团“拼酒”的项目改成了劝进,这在程序上是多少有些不合规矩,东宫的文武臣子对此有颇有微词;可李承乾觉得挺好,最起码胃不用遭罪了,所以也就把大伙的不满压了下来。

李泰呢,干别的确实差强人意,可要说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李承乾不得不承认在这么多兄弟中,他绝对是其中的魁首,首屈一指的存在。从人父的角度来看,李泰犯了这么错误还能被原谅,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

“陛下,臣仅代表国子监一众学子,恭请陛下晋人皇之位,统御寰宇诸国万民。”,萧德言首先出班归俯于地,恭请皇帝改号。

“陛下,臣代长安数百万的百姓,恭请陛下晋人皇之位,开创一朝新气象,率我皇唐子民,创建更古未有的盛世,绵延万代。”

“陛下,臣龙虎山掌教张骅,代国教道门及天下诸宗教门,恭请皇帝陛下改称人皇,行天道,理万民,使贞观盛世千秋万代!”

“陛下,老臣代京师三百六十名在职臣僚,拜于我皇阶下,恭请我皇晋人皇之位,全万民百官之请!”,头请在刘洎的陈情下结束。

按照实现“沟通”好的,皇帝虚怀若谷的说了几句推辞的话,随即又是奚族、契丹、林邑、金齿部、望部、茫都、和蛮部、濮子部等国家、部落恭请天可汗陛下晋人皇之位。

李泰通过鸿胪寺向这些国家的使节通了气,让他们出来参与三请!而这对于这些部落和国家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他们都是大唐的从属国,无论是国计民生,还是军事力量都要托庇与大唐,就算是让他们叫祖宗也不是问题。

唉,说到底还不是吵剩饭,用大唐强盛的国力来压人家,这跟李承乾在贞观初提出来的强权理论又有什么区别;读书人就是这样,嘴上说的好听,可一到利益时刻,什么礼义廉耻,仁义道德都会抛在脑后。

最后陈情的是以陇西王李博乂、渤海王李奉慈为首的宗室诸王,和房玄龄、杜如晦、马周为代表的三省、七部大员们,俯请皇帝陛下顺天理,应人意,晋人皇之位。

因为无法拒绝众臣民之请,在万分艰难的情况下,李世民勉为其难的接受人皇的称谓,并下旨由礼部、宗正寺牵头,龙虎山掌教张骅,钦天监李淳风共同办理晋位人皇大典。

听着众臣工高呼人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又看了看李世民脸上志得意满的神情;在角落中,处理各地申报的紧急文书的李承乾不由的笑了笑,他能看得出来,皇帝今儿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

“太子爷,你说陛下把天子的称谓都改成人皇了,那你是不是也应该顺应时势的变一变,比如人太或者太人什么的,与时俱进嘛!这风头不能都让四胖子抢了不是!”,贱人长孙冲抱着膀子嬉皮笑脸的说。

如果这话是其他大臣问,李承乾一定会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心境平和、淡泊自然才是储君应有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嘛!谁愿意出头谁出去呗!

可长孙冲是自己人,同时也是个贱人,这样的话与他说,那引来的只能是满嘴喷粪,所以将本章放下小桌子,白了他一眼说道“你没听说过,咋呼的越欢,死的越快,老实人常在吗?”

“今儿场面搞这么大,青雀搭进去多少人情,你知道吗?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