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惫的揉了揉额角,陈平哀叹一气,思虑着朝堂后续的变动。
平阳侯曹窋吞金自尽,虽说是将高庙事件推向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却是保下了平阳侯一脉——小皇帝于当日下令:御史大夫物故,朕心甚哀;其令奉常有司遣礼官吊喧,择一美谥以述其功过。
次日,即元月初一清晨,朔望朝,前一天才‘自尽未遂’的奉常刘不疑上书:二世平阳侯窋,律身恭简,政刑不扰。谥法云:恭己鲜言曰靖;宽乐令终曰靖。
小皇帝旋即点头,赐冥灯若干,许‘平阳靖侯’以诸侯礼葬之;并下令奉常从平阳靖侯诸子中,择忠善者继其祠庙。
朔望朝之后,百官还没来得及回到属衙,未央宫便传出消息:靖侯子竒(qí),仁孝贤善,可袭平阳侯爵。
就这样,年仅十一岁的曹奇,成为了三世平阳侯。
小皇帝随后下令:遣奉常礼官,帮助平阳侯曹奇处理靖侯丧葬之事;丧事毕,召平阳侯入宫,为代王世子刘启、幼子刘武,及天子幼弟梁王刘武之伴读。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时隔十五年之后,开国功侯平阳侯一脉,再次回到了刘氏皇帝的阵营之中。
但令陈平忧心的是:此事非但没有引起朝中百官的不安,反而是在长安掀起一波舆论诡波:陛下仁善,此存亡断续之举,颇得太祖高皇帝之风!
而个中缘由,陈平自是了然:小皇帝这一手猫哭耗子,玩儿的确实漂亮!
——在这个侍死如奉生、‘赖活着不如好死’的时代,和小皇帝完不对付的曹窋却并没有被报复,而是史无前例的被允许‘以诸侯王礼葬之’!
光是这一点,就已是让小皇帝将大部分勋臣的人心,给轻而易举的收回了手中——小皇帝此举,所要表达的意思再浅显不过:吾汉家善待功臣,生当荣华富贵,死当风光大葬!
这一切,都与太祖高皇帝那句‘山河永固,与国同休’所对应!
再加上小皇帝将三世平阳侯曹奇召入宫中,摆出一副‘亲自教导’的架势,这就让功勋彻候们一直骚动的心彻底安定下来。
——就连平阳侯曹窋,都能风光大葬,留一脉以奉血食;其子更是被陛下亲身教导···
那吾等那点‘小过错’,陛下又怎么会不原谅呢?
即便陛下不原谅,那吾等最差,也不过是学平阳侯吞金嘛!家族还是能得以保!
死有什么好怕的?
对汉人而言,死后没法入土为安,没有后人奉上血食,使祖宗蒙羞,才是最可怕的!
而现在,小皇帝用行动表明了态度:我老刘家说善待功臣,就肯定说话算话!
就算有人犯些‘小错’,朕也能保证让你风风光光的去死!
一时之间,不知有多少彻候勋贵陷入疯狂,将之前那点小九九抛之脑后,连夜入宫,向刘弘献上所有的忠心。
——元月初三清晨,小皇帝再次下诏:太仆博阳侯陈濞,公忠体国,赐御剑一柄;许博阳侯世子陈始入宫,为梁王刘武之伴读。
自此,高庙事件画上句号;陈平的势力大幅缩水,而小皇帝在朝堂中的话语权水涨船高。
三公之中,陈平和周勃苦苦支撑,御史大夫之位暂时闲置,待等曹窋自尽之事平息,北平侯张苍官复原职,便将不可阻挡。
九卿各属衙,奉常、宗正在刘不疑手中,卫尉虫达也是早早倒向小皇帝,太仆陈濞更是新鲜热乎的‘皇党’成员!
少府、廷尉、郎中令都被本次事件牵连,后续任命,小皇帝更是不太可能撒手!
陈平掌控中,就只剩下典客这个透明人,以及刘揭的内史苦苦支撑···
就连内史刘揭,也已是被小皇帝列入拉拢名单——奉常传出消息:刘揭,汲忡二人的封国择选之事,已经接近尾声!